近年来,我国风电能源事业遍地开花,相比于三北地区的“豪放”开发而言,中东南部区域则需要“细腻”的打算。为了有效提升低风速地区的捕风效益,中国海装推出了H146-2.XMW、H160-3.XMW、H171-4.XMW等“明星”机型,用以风电场建设搭配选择,提高平价上网时代的投资收益率。
灵山八一茶场风电场位于广西省钦州市,属于典型的低风速区域,由于具备开发价值的区域集中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脊,因此在风电场建设时对机位精准选择、湍流克服、机组稳定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灵山八一茶场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MW,因地制宜地混合搭配了中国海装42台H120-2.0MW、136/140-3.0MW 型机组建设,并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微观选址,以获取最佳风速。该项目于2019年12月完成调试,进入全场运行状态,2020年全场机组运行稳定,年平均风速7.68m/s,可利用率99.62%,总发电量4.55亿千瓦时,年等效满发小时数达4551.92小时,获得了业主单位高度肯定。
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中国海装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在机型选择方面,充分利用了中国海装LiGa风资源分析平台提供的分辨率达到1km*1km的全国范围(包括海域范围500km)风能资源图谱进行宏观选址,再使用“测风塔+中尺度数值模拟+CFD模拟+激光雷达”的综合性无盲点测风方案进行微观选址,精准把控风场各机位的风资源情况;同时根据风场资源及发电量计算,采用风电场尾流模型精准评估,最终甄选最合理的扫风面积和最适宜容量的机型。
其次,在山地风场适应性方面,采用空气密度自适应技术调整机组转速转矩表和额定转速;激光雷达前瞻控制技术实时的对风力发电机组前端的风速、风向数据进行监测,有效的规避极端来流,做到预变桨有效避免风电机组失速减少发电损失;变桨自寻优技术对不同的机位点环境进行自适应,调整差分进化算法优化变桨PI控制器参数,利用寻优得到的参数进行变增益变桨控制提升发电量;偏航YADA控制算法技术提高偏航对风精度,降低无效偏航,减少自耗电,提高发电量;同时研究人员到场针对每台机组“悉心照顾”,将机组运行程序逻辑和参数调整至最优状态,让机组处于最安全和高效的发电运行状态。
最后,在机组运行维护方面,一是精心培养的优秀运维团队周密计划全年维护需求,保障现场人员、设备、物资充足;二是在LiGa大数据智慧平台的支持下,对未来可能产生故障、或者已经具备某些故障的前兆的机组进行预防性维护工作,并实时接收LiGa大数据平台推送的工单以及故障支持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app的协同作业,确保能快速完成故障处理,大幅降低了故障处理时间;三是得益于优质的售后服务,中国海装采取“售后服务中心库+基地库房+事业部物资中心+项目库房”4级备件管理模式,在全国拥有从大部件到供应链等后市场服务领域的规模化、网络化多元物资保障体系,紧急需求能在3-24小时内到达现场,给运行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减少了机组停机时间,提高了机组可利用率,保证了机组稳定运行。”八一茶场风电场业主方在感谢信中说道。
尽管陆上可建设的风电场区域风速越来越低,且陆上风电已进入平价时代,但是中国海装坚信只要在风场建设中选择搭配合理、可靠的机型,依然能使风场保持可观经济效益,全体海装人也将持续努力,在助力达成“30·60”双碳目标之路上,交出更多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