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全面铺开的同时,上海、江苏等沿海五省市的海上风电规划已浮出水面。但不少电场投资者及设备厂商都认为,风机、配套技术都刚起步,各企业都应谨慎为之,不能一哄而上。
海上风电热
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王民浩在6月7日的一行业论坛中表示,五省市已提出了“十二五”、“十三五”末的海上风电规划。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末时,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的海上风电装机分别是70万千瓦、460万千瓦、150万千瓦、300万千瓦和40万千瓦。
而到2020年,上述地区的装机规划则为155万千瓦、945万千瓦、370万千瓦、700万千瓦和110万千瓦。
王民浩说,上海和江苏的海上风电规划已做完。“上海的规划已通过了审查,而江苏的规划还在修改完善。浙江的报审稿已完成,山东、福建两省的初稿完成了。”此外,河北、辽宁、广东等海上风电规划现在还不明确。
他提到,从我国的资源优势看,风能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具备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的条件。而且,2020年我国也将建成坚强的特高压输电网络,有利于将西部的海上风电送到东部。
但王民浩又表示,根据目前已有的规划目标,预计2015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500万千瓦,2020年达3000万千瓦。不过,记者将上述五个地区总装机规划加在一起,到2015年就有102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远远大于“500万千瓦”这一数字。
他也表示,上述五个地区的规划,都是在未考虑电力市场消化的情况下做出的。
进入需谨慎
不过,现场一些专业人士对这种海上风电热泼了一些“冷水”,认为企业对海上风电业务要慎重进入。
首先,实施海上风电的国家并不多,而且出过很大的事故,中国企业应引以为戒。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表示,国外曾出现过严重的事故,如变电站被烧坏且一修就是半年、几十台风机全部拉回到陆上修理。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解海华告诉本报:“海上风机不同于陆地,各种安装、运输成本很高。海外动用一台直升机来调运,每小时的运费就是几万元。”
在国外,海上风机也会遇到上网电价、联网等多重难题。正是这样,一向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德国,直到2009年才在海上风电上出现起色。
其次,各方对风电技术的问题都未能有效解决。施鹏飞说,国际上只有GE、维斯塔斯、西门子等很少企业能制造海上风机。王民浩指出,国内也只有金风科技(002202,股吧)、华锐风电等9个企业在做,大家都在试水过程中,需要对技术不断摸索。
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桂凯也碰到了一些难题。“首先是台风。它对东南沿海风机侵蚀较严重,长江口以北的江苏、河北和山东等地受侵袭少。但虽然在江苏等地建海上风电场能避免台风袭击,但这些地区又属于淤泥质海床,欧洲的单桩机组在这些区域不太适用。”
金风科技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在海床里,单桩基础能打下的深度,其实要比打“群桩”更深。但我国现有的海上风机项目基本都是打群桩,“单桩并不是不能打,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全球现在建设的海上风电场数量不够,彼此能分享的经验也不多,要不断学习和吸取别人的经验,不能走得太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