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阵宏亮的汽笛声,装载着越南双安项目风电主机设备的“丝美上海”号货轮,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驶离太仓港润禾码头,标志着中国中车首个海外风电整机项目所有设备成功“出海”。这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的最新成果,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中车株洲所“走出去”步履坚定,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融入世界、拥抱未来。
据悉,未来十年,全球海外风机年度市场需求将超过1500亿元,海外市场容量巨大,前景可观。越南双安项目机组首发“出海”,开启了新历史。面对疫情冲击,中车株洲所迎难而上,多措并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推动海外项目顺利开展,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境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中车株洲所依然能做到“逆流而上”,这是怎么做到的?
战略支撑 系统谋划
中车株洲所将布局海外提升到战略高度,将海外的市场定位,产品需求,路径实施,风险防范等关键项点,进行多维度,深层次,高频率探讨研究,统筹策划,系统布局,“十四五”确定“三步走战略”、“三大区域布局”、“稳步快走策略”,并由市场分管领导牵头成立海外专项项目组,进行专项管控。
互联互通 高效协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这对中车株洲所来说,面临着诸多压力。如何和海外客户保持密切联系,推动项目实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据悉该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跟踪策划,产品方案应对,项目团队多次到越南现场实地调研、微观选址,先后组织几十轮视频会议与客户进行商务谈判、技术沟通。全力克服了疫情困难给海外项目交流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凭借优异的服务和良好的方案,成功中标。
中标后,为保障中国中车首个海外风电整机项目的顺利实施,由中车株洲所班子领导牵头,成立专项组,抽调精干力量,就商务谈判、交付模式、交付质量、进度、风险防控等系列问题进行严格把控与执行,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防疫发运 双管齐下
国内疫情形势趋于平稳,各行各业逐步复工复产,这对中车株洲所来说,在欣喜的同时也面临压力。港口集结实施困难,海外项目建设难度更大,如何做好境外项目的疫情防控工作等诸多问题摆在了眼前。
持续蔓延的疫情对海外项目建设仍是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防疫发运,怎样才能“双管齐下”?一方面,中车株洲所积极主动深入了解越南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变动情况,提前做好必要的疫情防控物资及生活物资储备;一方面加强与港口以及当地业主的沟通对接,提前将所有可能的港口都进行了路勘,发运时车辆办证、核酸检测、信息报备、港口协调等工作有序进行,顺利在港口内完成集结;与此同时,积极与当地业主沟通对接,把握好疫情防控重点关键环节,就管理办法补充、安全保证、生活保障、业务开展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及预案制定,同时多渠道跟踪越南出入境状况。7月17日,首批风场运维团队逆流而上,全副武装入境越南,并在酒店开展14天的集中隔离,打响了海外建设的第一枪。
“扣题”精准、“落笔”有力,中车株洲所的项目团队用勤劳、智慧、汗水和勇气展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
技术引领 保驾护航
越南位于季风气候区,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具有利用风能的巨大潜力,是炙手可热的风能开发的新兴地区。
双安项目距海约80公里,当地年平均降水量达到2500mm,技术团队在机组设计时充分考虑气候适应性问题,提高防腐等级设计,优化防潮设计,采用整体运输及吊装方案,并在运输过程中采用特殊设计的包装方案,保证机组的可靠性。
本次风电整机项目采用中国的设计制造标准,是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的有益尝试。
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作为产业中的创新引领者,中车株洲所勇挑大梁,不断发挥自身技术和经验优势,积极推动海外风电场建设,在做好防疫抗疫的基础上,努力保障国际贸易和产能合作平稳进行,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为新能源企业“出海”立了标杆。
中车株洲所将继续发挥自身的科技创新和工程化经验优势,推动后疫情时代下全球经济的绿色复苏,助力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深谋远虑 布局未来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敢于和世界顶尖级企业同台竞技,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必须的选择。布局海外,加快全球化新能源体系能力建设,打造国际化、专业化运营管控团队,拓展国际市场经营活动,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话语权,中车风电走出去,既是央企的担当也是央企的责任。中车株洲所有这样的勇气,更有这样的决心。
中国中车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唯一装备制造业,既有对科学技术的敬畏,更有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市场地位不断攀升,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打造了央企高质量发展典范。风电产业作为中国中车“一核三极多点”业务结构中重点打造的新增长极,中车株洲所基于全球化的客户价值需求,战略布局全球化的市场和服务,为“走出去”做好了充分准备。着眼未来,中车株洲所将用奋斗的汗水服务于全球化的需求,推动全球化的发展,书写全球化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