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海上风电 > 青岛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青岛打造海上风电产业基地

2021-11-08 来源:青岛政务网 浏览数:649

进入四季度,海上风电建设到了冲刺阶段,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近300名员工开足马力生产,董事长邵安仓几乎每周都要出差。这家“隐形冠军”企业生产的风机集中润滑系统,虽然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个陌生词,但在行业内鼎鼎有名,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

  进入四季度,海上风电建设到了冲刺阶段,青岛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近300名员工开足马力生产,董事长邵安仓几乎每周都要出差。这家“隐形冠军”企业生产的风机集中润滑系统,虽然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个陌生词,但在行业内鼎鼎有名,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
  
  一台徐徐转动的“海上大风车”,年发电量能满足上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需求。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最新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报告”预计,未来十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235吉瓦,大约是当前市场规模(35吉瓦)的七倍。
  
  作为最具脱碳潜力的清洁能源技术,海上风电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也给了盘古智能这样的青岛风电产业链企业巨大的成长空间。记者了解到,青岛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体系,涵盖塔筒、发电机、传动系统、变桨系统、润滑系统、风电箱变、海底电缆、整机制造、风电场运营等环节,向着世界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迈进。
  
  “隐形冠军”辈出
  
  海上风电的背后,是一条庞大而精密的产业链,上游包括齿轮箱、发电机、叶片、塔筒等核心部件,中游是相当于风电心脏的整机制造,下游主要是风电场投资运营。
  
  海上风电的技术壁垒较高,部分青岛企业已经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盘古智能就是其中的代表。
  
  “风机大多位于人迹罕至的海上或者戈壁滩,维护成本高、作业条件差、劳动强度大,靠人去加注润滑油完全不现实。”邵安仓介绍,风机集中润滑系统安装在风电机组中的偏航、变桨、主轴和发电机等核心部位,可以定时、定量地将润滑油脂自动加注到上述关键部位,减少风机运转时的摩擦损耗,对延长风机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这个风电核心部件曾长期依赖进口,属于典型的“卡脖子”技术。2015年之前,风机集中润滑系统主要由美国、德国等国外品牌提供,直到盘古智能实现国产替代后,中国企业才终于有了话语权。目前,盘古智能开发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东方电气、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等国内外知名风机厂客户,基本覆盖了国内前十大风机制造厂商。
  
  从名不见经传到世界领先,盘古智能经过近十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的爆发。在邵安仓看来,正是踏实做事、潜心耕耘,成就了盘古智能如今的行业“黑马”地位。
  
  而这样的“隐形冠军”故事,在青岛企业中还有很多。从事风电偏航摩擦片的研发和制造近20年的华瑞丰,累计装机5万台风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国内风机塔架龙头企业天能重工,2016年上市后提出二次创业规划,实现了风机塔架业务和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的战略格局;华通集团旗下的青岛造船厂转型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塔筒、管桩等海上风电配套业务,打造山东最大的风电配套项目制造基地……
  
  国内投资焦点区域
  
  青岛海上风电产业的异军突起,与具备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拥有钢结构、电力装备、海工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密不可分。
  
  除了盘古智能、华瑞丰等中小企业外,东方铁塔、特锐德、汉缆股份等多家青岛上市公司都将产业触角延伸至海上风电。
  
  有多年的风力塔生产制造经验的东方铁塔,正积极拓展海上风电业务,提高在中高端塔筒制造领域的地位和市场竞争力。研发智能一体化风电箱变的特锐德,中标大唐、华电、国家电投等项目。汉缆股份进军海上风力发电不可缺少的海底电缆业务,为明阳阳江沙扒300兆瓦科研示范项目、大唐汕头南澳勒门I海上风电场项目提供了海底电缆。
  
  更为重要的是,青岛作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制造业高地,本身在海上风电场的安装建设、设备供应、物流运输、电力就地消纳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这也是青岛成为国内海上风电投资焦点区域的重要原因。上海电气、通裕重工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德枫丹、埃斯倍等外资风电企业都已经在青岛投资建厂,形成了海上风电产业加速集聚发展的态势。
  
  在上合示范区,上海电气集团投资100亿元的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将于年底竣工,打造亚洲最大、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高端风电装备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在即墨区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通裕重工通过全资子公司青岛宝鉴科技,投资建设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形成年产360套大型海上风电结构件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机加工能力。在蓝谷,山东中能融合公司落地了青岛深远海200万千瓦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风场项目,布局更适合深远海的漂浮式风电技术。
  
  “海上风电+”模式
  
  山东海岸线长达3345公里,拥有15.9万平方公里海域,港口周边往往是临港产业的集聚地,海上风电紧邻电力负荷中心,消纳前景广阔。对青岛而言,采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水淡化”“海上风电+制氢储能”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将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利用海上风电进行海水制氢,既可以推动交通终端用能清洁化,还可与炼化、钢铁、制造等行业有机融合,有效减少碳排放。
  
  今年6月,山东省港口集团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山东省海上风电产业经济带,打造国际化海上能源母港,推动山东省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大基地建设,联合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发展模式。
  
  在上个月于青岛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上,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缪骏也提出了海上风电场同步建设海洋牧场、休闲旅游、海上救助平台的构想。
  
  “青岛向海而生,有着非常深厚的海洋基因。作为海上风电行业第一的上海电气风电,已经开始探索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推进漂浮式风电场和海洋深水养殖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综合成本,孵化出一条海上风电、海水养殖、海水制氢的全新产业链。”缪骏表示。

标签:

海上风电
阅读上文 >> 丹麦希望参与越南海防136亿美元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
阅读下文 >> 美国整机市场,GE重回第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6452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