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波罗的海周边8国(德国、丹麦、波兰、芬兰、瑞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立陶宛)政府首脑和能源部长在哥本哈根会晤,他们承诺为波罗的海海上风电建设增加新的产量,并同意在这一领域以及更广泛的能源领域进行密切合作。
据悉,波罗的海具有巨大的海上风电潜力,而如今它的装机容量仅为2.8吉瓦。此次会晤八个国家承诺到2030年将海上风电增加到19.6吉瓦,同时他们也计划在稍后阶段制定2040年目标。
德国和丹麦是目前唯二拥有大型风电场的波罗的海国家,此次他们决心进一步提高产能,其他国家则急于效仿。波兰希望到2030年海上风电容量能达到6吉瓦,到2040年达到11吉瓦;芬兰希望在 2026-2027 年之前拥有其第一个大型风电场并在2028年之前上线另一个;瑞典目前有15吉瓦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申请许可,有些可能在2030年之前上线;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也都希望在2030年之前调试他们的第一个海上风电场。
波罗的海地区研究替代能源至关重要,因为直到最近,该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一直依赖俄罗斯的能源进口。安装更多的海上风电将加速俄罗斯燃料的淘汰并提高该地区的能源安全,通过这份声明,各国也承认了这一点。
他们还认识到他们需要加快获得许可的流程。冗长的许可程序减缓了项目的进行,只有简化许可规则和程序,风电承诺才能兑现。
跨境合作也将至关重要。政府同意探索联合跨境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确定进一步的基础设施需求以促进海上风电的扩展,这对能源发展十分利好,跨境混合项目还将通过改善电力流动来确保更多的能源安全,尤其是对于那些与欧洲其他电网没有很好互连的国家,此举也会降低电力价格。德国和丹麦已经表明,他们的 Kriegers Flak 项目可以实现跨境海上合作,丹麦有决心将波罗的海的更多海上风电场连接到德国电网。
要到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海上风电需要从目前的欧盟15吉瓦增长到2050年的300吉瓦。同期,欧盟希望陆上风电从173吉瓦增长到1000吉瓦。欧洲风能行业将继续确保海上和陆上风能的扩张,同时确保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保护好当地社区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欧洲风能协会首席执行官 Giles Dickson 表示:“波罗的海将成为欧洲建设海上风电的关键部分。今天的峰会带来了8个波罗的海国家政府的重要新承诺,他们认识到跨境合作的关键作用,这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网格开发和海洋空间规划方面。更重要的是,这8个国家利用可用的大量欧盟复苏资金支持对海上风电供应链、港口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