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科技制造业来说,核心技术永远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核心技术或者是核心技术遭国外垄断,那就像华为一样在芯片环节被美方“卡脖子”。但您知道吗,我国不仅只有芯片行业受到国外垄断。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我国风电行业的新增集装数量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我国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却不足10%。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称我国风电行业是为西方资本做嫁衣?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我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历程
1986年5月我国首个示范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场在山东荣成顺利建成。而我国风力发电行业距今已经有36年了,主要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首先就是早期示范阶段,1986年到1993年这段时间,我国风力发电行业主要是利用外国赠款与贷款来建设小型示范风电场。
到了1994到2003年这一阶段就转变成了产业化探索,这几年我国建立了强制性收购、还本付息等多种风力发电厂保障制度。由于这些措施,我国贷款建设的风力发电厂逐渐增多。
2004年到2010年主要是风电行业的大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我国不仅迅速提升了风电开发的规模,还解决了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
度过了大发展阶段后,我国风力发电行业就进入了调整阶段。2011年到2013年之间,该行业而出现恶竞争等行业乱象。随后经过市场的整顿才逐步恢复,2014年到现在我国该行业已经进入到稳步增长阶段。可就是这样稳定发展的行业,为何出现了价格问题呢?
二、我国风电产业缺少核心技术
我国虽早在2012年风电行业的新增集装数量就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国际市场占有率却不到10%。从国际市场的长期发展来看,风电行业海外市场的34%都被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GE等西方风电公司长期占据着。
至于我国为何国际市场占有率低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核心技术。虽然早在10年前我国风电行业设备国产化率就达到了90%,但剩下10%的零件才是核心零件。这部分核心零件就是主轴轴承以及风电叶片等。所以说在风电设备制造方面我们依旧面临被垄断的情况。
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有人问了,难道我国不能制造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确实出现了国产风电设备轴承,并且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40%。但我们要知道,大型的风电设备对于轴承的要求极高。
虽然我国已经研发出风电轴承,奈何大多数都是低端轴承。即便是已经出现高端轴承,但由于对国货的不信任以及对进口轴承的依赖,相关产业也不会使用国产轴承。既然可以使用进口轴承,为何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还下线了一批风电机组呢?
三、辛苦为别人做嫁衣
现如今世界高端轴承依旧被瑞典、德国、日本等国家垄断着,虽然近几年我国的轴承技术有了新突破,但在高端轴承这方面,国产化率仍旧不足10%。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让这些进口国家有利可图。据悉,我国国产轴承与进口轴承的价格差距高达30倍。
但我国风电产业并不是高利率产业,如果这些核心零部件都要进口,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负担。有不少厂家已经负担不起进口轴承的价格,因此进口轴承价格高是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风电机组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个令人沉默的事实,那就是即便国内已经有厂家成功研发出低价的高端轴承,但大多数中国风电企业因为不相信国产轴承的性能,因此不愿意购买。这不仅造成了国产风电轴承零订单的场面,还会影响到后续国产风电轴承的研发。
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以及缓解风电轴承的价格压力,现如今也有不少企业开始给国产轴承机会。这也有利于倒逼我国制造国产高端轴承的企业转型升级,推出质量更高的国产轴承。其中中国华能就与中国海装联合研发了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可见我国风电行业依旧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小结
通过国产风电企业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核心零件技术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多么重要。无论是芯片还是高端轴承,只有我们做到完全的国产化,才能从容面对国外一系列“卡脖子”政策,打破垄断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