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总书记强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意义。
“十四五”时期,中国风电驶入快速发展阶段,风电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成本大幅下降,风电全面实现补贴退坡。风电利用空间进一步打开,大基地开发模式成为业内共识,海上风电建设提速,海外市场加速开拓。
中国风电扮演的角色正在转变。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未来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将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发电主力军。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为总结推广先进风电设备管理标准和管理经验,鼓励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行业高质量效益型发展,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风电专委会开展了中国风电场对标评价活动。
截至2022年11月末,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风电专委会根据评价体系,共选出《当月之星》风电场243场次、《零非停》风电场52场次、《创纪录》风电场/风电机组9场次。
入选《当月之星》评价标准的风电场中共装载了19家制造商的风电机组。入选场次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远景能源、中国海装。这其中包括装载金风科技风机的风电场共102场次入围,占比42%;明阳智能19场次,占比7.8%;运达股份16场次,占比6.6%;远景能源15场次,占比6.2%;中国海装14场次,占比5.8%。
按入选装机容量计算,排名前五位的风电整机商分别为金风科技、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明阳智能、中国海装,容量总计分别为727.5万千瓦、133.15万千瓦、100.15万千瓦、97.15万千瓦、70.8万千瓦,容量占比分别为46.3%、8.8%、6.4%、5.6%、4.5%。
获选《当月之星》的海上风电场次共30场次,共三家风电整机商入围,分别为金风科技、上海电气、西门子,入选场次分别为21次、7次、2次,占比分别为70%、23%、7%。
《当月之星》中,容量排名前三位的区域分别为江苏、内蒙古和新疆。在江苏,入选场次最多的整机商为金风科技,共计场20次,占比65%。三北地区入选《当月之星》风电场场次最多的整机商同为金风科技,共计77场次,占比55%。
1-11月,共有六家运营商入选《当月之星》风电场,以能源央企为核心。按容量占比排名,前三名分别为三峡、华电和大唐。金风科技是唯一一家入围的整机商。
安全和韧性,是推动风电行业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风电高质量发展,应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减少风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停机,提高发电利用率,让风电场应发尽发,规避项目资产损失风险,最大限度的提质增效。
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风电专委会评出的《当月零非停风电场》中,按入围风电整机企业的机组容量计算,排名前五的分别为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三一重能、西门子和中国中车,容量占比分别为51.7%、11.8%、11.7%、5%、3.3%。
在《创纪录风电场/风电机组》入选的风机制造商中,共九个场次风电场入选,入选企业共六家,搭载金风科技风机的共四场次,占比44%,联合动力、华创、歌美飒、维斯塔斯、西门子分别入选一场次。
当前,中国风电低价竞争的趋势还在绵延,以价格高低论英雄的招评标规则使得风电开发商和整机商将目光过多的集中在价格层面,整机企业通过打价格战抢夺市场份额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伤害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不计成本的非理性降价迫使风电企业压缩产品成本,降低零部件的质量标准,埋下设备安全隐患。此外,还将压制整机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规模增长,压低行业合理的利润空间,使行业失去持续造血的能力,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全面开展风电企业评价活动,为行业提供更权威的产品比选评价标准,可以树立行业标杆,推进项目高标准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保障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高效运行。
风电企业评价活动还对风电行业发展起到正向价值引导作用,推动评价标准从单一的价格为王转向兼顾经济性、高质量、社会效益等指标的综合考评,促使风电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产品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为驱动力,形成健康的市场氛围,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制造、部署和高效稳定利用可再生能源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