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宁河谷,一个个巨大的“风车”随风旋转,场面气势磅礴。近日,“大国重器看凉山”全国主流媒体行走新凉山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德昌县,探访中国首个山谷风力发电场。
据了解,目前凉山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量均居四川首位。德昌风电主要分为峡谷风电场和山地风电场两部分,其中峡谷风电场——“德昌风电场”是中国首个山谷风力发电场,也是四川首座风力发电场,位于德昌县麻栗镇、德州镇、南山乡境内安宁河两岸,分五期开发建设,总装机规模20.2万kW,已于2016年3月全部并网发电。
每个风电叶片造价达到数十万元,加上运输费用等总价超过100万元,而一台风电机组投用造价达上千万元。据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叶片系纯手工打造,是用“布”“轻木”等复合材料制造。一扇叶片所含的金属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使用金属制造是为了降低重量。当前一扇3兆瓦左右的叶片,重量为20吨上下,仅为钢铁材料重量的五分之一。
一台机组转一圈发电产值约1.1元
在德昌县麻栗镇的安宁河谷地带,一架架白色“风车”伫立在田间地头。“安宁河谷一期示范工程开发建设,实现了四川省风电开发‘零’的突破,拉开了四川省新能源开发的序幕。”德昌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兴何介绍。
“站在‘风车’脚下,你会感受到风力带来的神奇力量,推动着叶片转动。”一台机组转一圈发的电,产值约1.1元,当风力正常,机器满载时,每分钟转13圈。”站在麻栗风电场核心区,向北眺望,刘兴何介绍,河谷这一片共有87台机组。
2011年以来,凉山电网以年均55%的增速,源源不断地对外输送着清洁能源,目前总送出能力达2370万千瓦。
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在河谷、高山旋转,在生产电力的同时,也成为川滇环线之旅途中一道壮丽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一座座“大风车”转啊转,与安宁河谷风光相映成趣。
叶片生产来自手工打造
每个“风车”叶片的造价数十万元,加上运输费用等总价超过一百万元,而一台风电机组投用造价上千万元。各个功率档位的风力发电机造价又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功率越大价格越高。
在德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的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巨大的厂房内操作,叶片生产的第一道工序铺层,全手工打造,正常情况下,这道工序需40至50人,近7小时才能完成。
工人们正忙着将一层如同“布”一般的材料铺在半个叶片的模具上,在整个车间,几乎看不到钢铁物件。厂房外,一排排制成的叶片正“躺”在车间外准备运往各地。作为全四川唯一一家风电制造企业,德昌生产的风电设备,不仅满足凉山风电设备需求,同时也运输至西藏、广西、云南、贵州等省份。“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基地已经为凉山提供了350万kW的供电装备,为省外提供了近40万kW的供电装备,在省内的占比达到了43.6%。”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汤学军介绍道。
叶片由“布”“轻木”等材料制造
很多人认为风电叶片是金属,其实不然。据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风电的主体材料主要分为四种,每一项都是科技发展的结晶:高性能玻璃纤维织物、树脂、芯材、油漆涂料,而主要工序又被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铺”:工人将形如纤维布般的复合材料“高性能玻璃纤维织物”,在模具上铺设上百层,这是风电叶片最主要的材料,也是叶片的“骨架”,然后再铺设以“轻木”为材料的芯材,提高刚度。
第二步是“灌”:在纤维等材料铺设完成后,放置导注网,盖上真空膜开始抽真空。然后导入树脂材料和硬化剂,形成叶片的“肉”。等待聚酯和硬化剂完全硬化后,开始结膜,检查缺陷,修理打磨结合面。
第三步是“合”:至此,半个风电叶片基本成型,加上避雷线、腹板等多种材料后,再用吊机将“半个叶片”连接住另外半个叶片开始和模,在结合面打上连接胶,放入叶片主支架,和模完毕。
最后,再刷上特殊的外油漆涂料,使“风吹日晒雨淋”下的叶片寿命能够提高,一扇叶片就基本制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