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亿瓦的中国风电市场空间,对世界第三大风电企业意味着什么?在和本土企业的争夺赛中,会分羹多少?
坐在北京CBD光华远洋中心的办公室里,印度风电国际企业苏司兰(Suzlon)董事长图尔西·坦提(TuLSi R. Tanti)仍然坚信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契机,尽管在中国5年的发展并未达预期。
他从一家传统的家族纺织企业家,变身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2009地球卫士”,美国《时代》周刊称其“环保英雄”,并 称“他使世界人民都意识到了风能的力量。”
15年前,当经营着印度的纺织企业的年轻工程师坦提决心投身到绿色能源——风电企业时,来自印度和国外的一些批评家认为,这对于饱受停电困扰的印度而言,简直是无稽之谈。
然而,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家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能源公司已经开始在德国、丹麦、荷兰、比利时建立研发基地,并且开始国际并购荷兰、德国的制造公司。
今天的苏司兰公司,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领先风能集团,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为9.8%,2009年财年收入逾60亿美元。作为一个拥有15,000名员工的全球性公司,苏司兰为2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方位的风能动力解决方案。
如果说苏司兰的前期成长,是因为以印度优秀而低廉的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基地,加上苏司兰在欧洲研发基地带来的技术优势,为其带来低于欧洲同类公司的生产成本,以此带来了大批的海外订单(苏司兰在印度之外的订单高达90%)。那么2006年,苏司兰进军中国市场,并与投资银行巴林雅卡银行(Arcapita Bank of Bahrain)合作收购了中国宏腾能源公司(Honiton Energy)则带给他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个挑战就是价格。苏司兰和中国本土的企业相比不再占据风电的价格优势,相反,中国风电的千万发电价格要比苏司兰低,这使当初计划占据中国风电市场的10%的数字一直没有实现。
虽然,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在苏司兰全球销售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是它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却只达到了3%,这远低于苏司兰占据全球风电份额占有率。
图尔西·坦提在这一问题上,非常诚实。他表示“我们在中国看到了很多机会,只是和中国企业竞争还是有一定难度。”
因为拥有在德国、丹麦、荷兰、比利时和印度研发中心,图尔西·坦提仍然充满信心,他相信依靠技术,和多个国家的供应链和本地的人才,可以将千瓦发电的成本降得更低。
只是在这场“价格竞争力”的战役中,图尔西·坦提任重道远。
因为他不但要和中国的本土企业,还特别是和煤电的价格相比,他相信只有风力发电更具“价格竞争力”,才会让风电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替代火力发电的新能源,并由此来减少碳排放,和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
因为他不仅面对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外企业维斯塔斯、GE、歌美飒(gaMEsa)和西门子公司的竞争,还要面对中国的风电后起之秀金风公司、华锐风电、东方风电等。
中国市场份额10%未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