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苏司兰中国在苏司兰全球的生产份额占多少?
图尔西·坦提:2009年苏司兰中国已发电249兆瓦,占全球公司的8.9%。而今年的前几个月,中国区的风电生产达到了苏司兰全球公司的18.1%,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份额的增长。
《21世纪》:有消息称,苏司兰正在准备投资风电场的建设,而在这之前,中国市场没有外资的风电场。
图尔西·坦提:关于风电场的投资是我的家族在内蒙古投资,并不是苏司兰的投资,目前这个合资项目已经在运作了,并生产了200千瓦的风电。我的家族项目的投资合作伙伴是一家中东银行,在中国没有合资的企业,据我所知,外资是可以在中国投资风电企业。
《21世纪》:苏司兰在丹麦建有研发中心,将来会不会在中国也建立研发中心?
图尔西·坦提:我们不仅仅在丹麦,同时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印度都有研发中心。对中国,我们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即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今后20年,中国将在风电产业中成为领头羊,我们已经开始准备在中国建立一个全范围的技术研发中心。
《21世纪》:苏司兰进入中国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了,而且持续投资已经高达30亿美元,公司发展情况和您的预期一样吗?
图尔西·坦提:过去的5年中,我们在中国非常开心。中国市场在继续增长,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发展计划机会。我们预期达到中国市场份额的10%,目前这个目标还没有达到,只有3%。
与本土企业价格竞争战
《21世纪》:你怎么判断这种预期差别?是否说明在中国市场上面临困难?
图尔西·坦提:实际上,我们在中国本土市场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只不过是和本土企业竞争时,我们必须和他们进行千瓦风电价格的竞争。我们正在投资创新技术,来试图降低我们的产品成本。这样我们在价格就可以和本土的企业竞争了。
其实,我们应该也算本土化公司,因为风机和部件都是100%在中国制造的,并且我们也创建了中国的团队。同时,我们运用灵活机动的供应链,试图降低生产成本。
尽管我们和本土企业在价格上存在竞争,但是,我们的产品生产要求很高、材料和质量也是遵守德国的标准。要以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来比较,我们的价格其实是最低的。
《21世纪》:在中国,已经有很多本土风电制造商,苏司兰和这些本土的风电企业竞争有优势吗?
图尔西·坦提:我们已经有了15年的风电专业安装制造经验,我们同时有针对不同市场的不同商业模式、不同产品。在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发展我们的风电产品,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也是内行。我们在安装风电农场上已经有1.45万兆瓦的经验。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技术上的竞争优势,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分三步走:其一,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产品。其二,降低生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的水平。三是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21世纪》:参与中国市场,下一步想怎么做,如降低生产成本方面?
图尔西·坦提:从技术上看,我们的优势是涡轮风叶,它的可利用率高达97%,高效能的曲线设计,涡轮叶片符合国际标准 并且通过了GL验证。我们的操作运行系统保持了一个灵活的供应链,这些供应链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低成本的可竞争优势。同时,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苏司兰是一个完全纵向的一体化公司,部件从设计工艺到生产制造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们的生产一体化程度很强。
至于降低成本,我们主要希望通过5个方法达到目标,包括鼓励创新、采用新技术;在设计和制造之间找寻平衡点,并与原材料挂钩;使设计和制造一体化;在中国和印度建造大量的基础设施;开拓市场,通过扩展业务量使成本降低。与此同时,始终保持欧洲的水准,如质量和可靠性。
让风电更具“价格竞争力”
《21世纪》:作为风电的企业家,你参加了哥本哈根会议和刚刚结束的美国达拉斯国际风能大会,您个人怎样看待气候变化应对?新能源行业对于气候变化的作用是什么?
图尔西·坦提:全球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影响全球经济、乃至对全人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全球经济在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在继续排放二氧化碳。大家知道,目前的发展模式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多个国家和领导人对气候变化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要把全球的温度降低2摄氏度。
在下一次气候大会上,我们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讨论。第一,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来降低碳排放。二是一套可监控、可核实的系统,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监督。
美国、欧洲、中国和印度都打算,到2020年把能源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问题在于如何让风力发电更具“价格竞争力”,特别是和煤电相比。目前印度有65%都依靠燃煤发电,其价格至少比风力低四分之一。
我们的终端产品是电力,电价始终是固定的。全球的用电需求每年增长5%,风力发电既能防止气候变化,又能保证能源安全。这将是唯一继续向上发展的产业。
目前,电力行业碳排放在工业领域中高达40%,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就可以降低碳排放。我们现在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60个亿瓦,到2020年准备再增加1000个亿瓦,如果能做到这个量,对全世界的碳排放减少可以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