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 家 能 源 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支持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开展县乡公共充电网络规划,并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配电网规划等的衔接,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合理推进集中式公共充电场站建设,优先在县乡企事业单位、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配置公共充电设施,并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延伸,结合乡村自驾游发展加快公路沿线、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场所充电桩建设。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产业发展进入市场化扩张期。同时,受政策端和需求端双重因素驱动,充电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建设,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充电桩521.0万台。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国内充电桩的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2022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到521.0万台,同比增加99.1%,比去年增长了259.3万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车桩比为 2.5:1;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车桩增量比为2.7:1。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动充电桩数量快速增长,预计2023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将达到958.4万台。
2021年中国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114.7万台;截至2022年底,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增至179.7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76.1万台、交流充电桩103.6万台,预计2023年国内公共充电桩数量将增长至277.2万台。2023年2月,八 部委印发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中针对公共领域车量再次提出车桩比1:1的目标,完成该目标需新增约100万个公共充电桩,新增市场规模近500亿元,将进一步刺激我国充电桩行业高速发展。
电动汽车充电桩外壳是一种重要的组件,它为充电设备提供了保护和支持。外壳的材料和设计对充电桩的性能和耐用性至关重要。外壳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抵抗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冲击和振动,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车辆和用户的不当使用。一般来说,这种外壳材料需要耐火、耐腐蚀、抗紫外线等特性。
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材料市场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