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系列通知, “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等10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已发布。针对“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智能传感器”“工业软件”“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氢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交通基础设施”“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的10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现已予以公布(以下简称《指南》)。协会根据《指南》整理了各项目总体目标和研究方向大纲(附件1,详情查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
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可下设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设1名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可担任其中1个课题的负责人。
2. 整合优势创新团队,并积极吸纳女性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研发,聚焦指南任务,强化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典型应用示范各项任务间的统筹衔接,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鼓励有能力的女性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领衔担纲承担任务。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过程分为预申报、正式申报两个环节,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填写预申报书。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注册及申报流程详见附件2)。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预申报书应包括相关协议和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牵头申报单位、课题申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课题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严禁弄虚作假。
专业机构受理预申报书并组织首轮评审。为确保合理的竞争度,对于非定向申报的单个指南方向,若申报团队数量不多于拟支持的项目数量,该指南方向不启动后续项目评审立项程序,择期重新研究发布指南。专业机构组织形式审查,并根据申报情况开展首轮评审工作。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根据专家的评审结果,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答辩评审。对于未进入答辩评审的申报项目,及时将评审结果反馈项目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填写正式申报书。对于通过首轮评审和直接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请,通过国科管系统填写并提交项目正式申报书,正式申报书受理时间为30天。
专业机构受理正式申报书并组织答辩评审。专业机构对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对于支持1~2项的指南方向,原则上只支持1项,如答辩评审结果前两位的申报项目评价相近,且技术路线明显不同,可同时立项支持,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过程管理开展关键节点考核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4. 定向项目(含定向委托和定向择优)不填写预申报书,直接在国科管系统填写正式申报书。专业机构在受理项目申报后,组织形式审查,并组织答辩评审,申报项目的负责人进行报告答辩。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立项。
申报资格要求
1.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和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前,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
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以及团队成员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 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3. 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4. 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原则上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课题)。
5.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预申报材料一并提交。
6.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7. 项目申报查重要求详见系统附件。各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科管系统查询相关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在研项目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8. 具体申报要求详见各申报指南,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具体申报方式
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科管系统进行网上填报。专业机构将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的依据。申报材料中所需的附件材料,全部以电子扫描件上传。
会员单位如有咨询,可以与协会联系,秘书处将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业务咨询
座机:010-88376562
手机:15724762859
邮箱:info@ccia.xin 联系人:时晓明
附件1 《指南》中总体目标和研究方向大纲
一、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
(一)项目总体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产业高端产品及重大工程关键装备在复杂环境、复杂工况下高性能可靠服役需求,突破高性能制造基础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具有高精度、高可靠、高效率、智能化、绿色化等高性能特征的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装备、基础试验与分析平台等,实施重大装备集成应用示范,推动制造技术向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性能设计制造转变,实现高性能制造技术和重大装备的自主可控,增强我国战略性高端产品和重大工程关键装备的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方向
1 高性能基础件
1.1 基础件复合热加工材料—组织—性能协同调控理论(基础研究类)
1.2 原子级特征尺寸结构器件与原子级精度表面制造过程及机理研究(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3 油膜电阻驱动的轴承智能润滑机理及调控方法(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4 液态金属轴承设计制造基础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5 高速磁性液体机械密封设计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6 多工作谐波共励伺服电机设计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7 传感器内嵌式一体化智能轴承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8 高可靠大扭矩行星齿轮传动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9 高抗压耐腐蚀齿轮传动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10 大行程高可靠行星滚柱丝杠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11 高速精密电驱动减速器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12 高功率密度电静液直驱部件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13 高压大排量快速响应闭式柱塞泵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 高性能制造工艺装备
2.1 铝合金多尺度结构与应力系统调控精准制造(基础研究类)
2.2 光机电等多学科耦合重大装备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基础研究类)
2.3 复杂薄壁构件热力循环加载整体成型方法(基础研究类)
2.4 大尺度超结构一体化设计制造理论(基础研究类)
2.5 可展结构高精度表面创成及服役性能保持技术(基础研究类)
2.6 超声—激光原位复合超精密切削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类)
2.7 超精密切削加工力温自体感知原理与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8 异质曲面结构高性能共形制造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9 异质金属结构高性能焊铆复合连接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10 同轴光学组件定心测量—调整—加工一体化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11 大型异质构件形性协同设计与整体成形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12 高晶向性压电薄膜和金属电极沉积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2.13 400米深水超高频脉冲电弧原位焊接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2.14 大型轻合金构件高强韧性变形焊接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15 大型构件高精度装配力位协同测量与溯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16 8 米级异型构件精准热处理工艺与装备成套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17 近零畸变真空脉冲渗碳强韧化处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18 大面积高功率脉冲离子束强韧与光整复合改性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19 高稳定绿色化电镀工艺技术与成套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 集成应用示范
3.1 聚乙烯装置 260MPa 级基础件高可靠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应用示范类)
3.2 500MW 级冲击式水轮机转轮高强韧制造技术及装备(应用示范类)
3.3 200 米级超长重型起重机设计制造技术及装备(应用示范类)
3.4 工程装备复杂服役条件模拟试验技术与平台(应用示范类)
二、智能传感器
(一)项目总体目标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生命健康保障等重大需求为牵引,系统布局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谱系化智能传感器及系统应用、传感器研发支撑平台,一体化贯通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示范环节,到 2025 年实现传感器创新研制支撑能力明显改善,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能力显着增强,若干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核心传感器基本自主可控,专项推动传感器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方向
1 智能传感基础及前沿技术
1.1 太赫兹源—测集成技术及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2 微机电双谐振差频传感机理及温度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3 仿神经丘感算一体技术及微压流场传感阵列(基础研究类)
1.4 摩擦电调控场效应作用机理及触觉传感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类)
1.5 框架核酸的分子识别机理及生物传感器研究(基础研究类)
1.6 荧光纳米复合材料传感机理及生物传感器研究(基础研究类)
1.7 柔性压电复合材料力电耦合调控方法及结构共形器件(基础研究类)
1.8 敏感材料组分有序调控工艺及跨尺度共体传感器(基础研究类)
1.9 晶圆级碳化硅微纳加工工艺及传感器研制(基础研究类)
1.10 微纳传感器激光加工新工艺研究(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11 超低功耗微纳传感器敏感元件技术研究(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 传感器敏感元件关键技术
2.1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双轴加速度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2 高静压下差压测量敏感元件及多参数检测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3 高温高频响硅基压力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4 浸入式微型液体压力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5 微量程流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6 绝对式位移精密测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7 宽温区 MEMS 光纤多物理量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8 非接触温度场敏感元件及智能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9 高精度高分辨光场图像敏感元件及智能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0 4D 成像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1 宽温域高精度量子电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2 快响应自给能中子敏感元件及复合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3 界面稳定电化学气体敏感元件及智能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4 超快响应湿度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5 疾病标志物单分子免疫敏感元件及分析仪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6 生物分子超高通量筛查微阵列芯片及快速检测传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17 MEMS 敏感元件设计与产品开发(共性关键技术类,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3 谱系化智能传感器及系统应用
3.1 大型模锻压机运行状态监测传感器及系统应用(应用示范类)
3.2 纱线生产关键工序质量在线检测传感器及系统应用(应用示范类,定向择优)
3.3 储粮品质高精度检测传感器及国家储备粮库应用(应用示范类,定向择优)
3.4 煤炭采掘过程监测传感器及采煤作业安全预警应用(应用示范类)
3.5 列车前向运行环境监测传感器及系统应用(应用示范类)
4 传感器研发支撑平台
4.1 多尺寸兼容的多材料体系 MEMS 研发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类)
4.2 8 英寸硅基压电薄膜及压电 MEMS 传感器制造工艺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类)
三、工业软件
(一)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工业软件受制于人的重大问题以及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系统布局产品生命周期核心软件、智能工厂技术与系统、产业协同技术与平台,贯通基础前沿、共性关键、平台系统及生态示范等环节。到 2025 年,引领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平台、新体系和新业态逐步形成,核心工业软件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业软件平台及数字生态逐步形成,工业软件自主发展能力显着增强,推动制造业产业生态创新以及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重塑。
(二)研究方向
1 产品生命周期核心软件方向
1.1 泛在计算环境下产品协同设计 CAD 云架构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2 工程薄壳精细化分析及优化构件(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3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知识软件化基础理论(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4 网络化嵌入式产品数据管理基础理论(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5 装备电磁环境适应性仿真优化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
1.6 电机装备与系统多时间尺度工业仿真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
1.7 装备健康监测与数据融合分析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
1.8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建模工具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
2 智能工厂技术与系统方向
2.1 面向规模化生产过程的多源异构数据感知分析理论(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2 面向离散制造过程的信息建模及控制仿真方法(基础研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3 智能工厂物流系统管控优化决策理论与架构(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4 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中异常管控与决策理论(基础研究类)
2.5 面向热加工过程质量和能效综合管控理论方法(基础研究类)
2.6 激光加工过程多尺度仿真与监测控制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
2.7 石油基乙烯流程工艺仿真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定向委托)
2.8 面向机械加工的智能工厂建模仿真与优化工具软件(共性关键技术类)
2.9 离散制造业智能工厂制造运营管理平台(MOM)(共性关键技术类)
3 产业协同技术与平台方向
3.1 产品研发过程多层级数字孪生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3.2 基于模型驱动工程(MBE)的分布式制造理论与方法(基础研究类)
3.3 制造服务融合供应链理论(基础研究类)
3.4 产业链协同数字生态理论(基础研究类)
3.5 产业链互联操作系统核心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3.6 可组装的智能云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共性关键技术类)
3.7 第三方主导的产业链网状协同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类)
3.8 产业聚集区域业务资源服务工业软件平台(应用示范类)
3.9 区域多模式协同和创新工业软件平台(应用示范类,定向择优)
区域产业链协作企业群业务协同工业软件平台(应用示范类,定向择优)
四、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
(一)项目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使我国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成为主流制造技术之一,总体达到世界一流,基本实现全球领先,在战略新兴产业、新基建、大国重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同时,基本实现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全产业链主体自主可控,形成系列长板技术和一批颠覆性技术,并汇集为行业整体优势,为一批领军企业奠基强大的国际技术竞争力,高端装备/产品大批进入国际市场,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核心作用。
(二)研究方向
1 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
1.1 多物理场耦合调控的多级有序结构功能体化学激光协同制造(基础研究类)
1.2 氧调控高强韧金属激光增材制造(基础研究类)
1.3 复杂构件激光固态相变组织精密调控(基础研究类)
1.4 高分子粉末床吸能诱导烧结高速 3D 打印(基础研究类)
1.5 厘米级结构超滑功能表面的激光制造(基础研究类)
1.6 太空极端环境金属增材制造(基础研究类)
1.7 热功能表界面微纳结构与材料特性一体化超快激光制造(基础研究类)
1.8 多功能跨尺度共形结构协同增材制造技术(基础研究类)
1.9 单晶高温合金的光束整形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10 超材料三维成形机制及可控微宏观制备新方法(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11 消光/自清洁复合功能结构制造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12 浸入式超声激光复合增材修复技术(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2 核心功能部件
2.1 制造用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2 制造用万瓦单模光纤激光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2.3 五轴振镜激光加工模块与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4 基于大数据的增材制造工艺开发软件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类)
2.5 声功能结构定制化设计软件与增材制造(共性关键技术类)
3 关键技术与装备
3.1 多激光粉末床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2 多电子束粉末床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3 半导体材料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4 高强韧钛合金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5 纤维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6 极薄强韧陶瓷义齿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7 激光微细制孔与异质连接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8 功能图案激光还原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9 热控/减振功能构件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10 微细复杂形貌结构激光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11 仿生异质性组织工程半月板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12 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13 移动式复杂现场环境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14 大尺寸特种陶瓷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15 同质/异质铝合金复合材料构件激光智能焊接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4 典型应用示范
4.1 激光剥片/减薄技术在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4.2 航天发动机大尺寸薄壁整体构件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4.3 面向快速换产的复杂功能构件规模化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4.4 激光熔锻原位修复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4.5 高适配人工膝关节增材制造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4.6 复杂型面三维激光智能切割(应用示范类,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4.7 高深径比玻璃通孔激光高效制造技术(应用示范类,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4.8 飞秒激光加工超高温光纤压力传感器(应用示范类,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4.9 无支撑粉末床增材制造技术(应用示范类,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五、智能机器人
(一)项目总体目标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体系,推动技术与产品持续创新;实现产业链高级化、产品与系统应用高端化,推动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国民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相关行业/领域自主发展。
(二)研究方向
1 核心零部件与算法
1.1 机器人系统参数在线辨识与动力学建模(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1.2 机器人关节驱控一体化芯片(共性关键技术类)
1.3 机器人控制器专用芯片研发与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
1.4 机器人准双曲面齿轮传动减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1.5 机器人智能谐波减速器(共性关键技术类)
1.6 多异构机器人自主协同探测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7 机器人工艺知识图谱生成与离线编程软件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类)
1.8 机器人人机交互安全与试验验证(共性关键技术类)
2 工业机器人
2.1 驱动感知一体化软体机器人设计理论(基础研究类)
2.2 多机器人协同制造中的自主智能与群智涌现(基础研究类)
2.3 动态非结构环境下机器人自然交互与共融协作(基础研究类)
2.4 机器人自动化产线快速重构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5 重载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
3 服务机器人
3.1 医工交叉新概念机器人(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3.2 基于脑机智能融合的行为增强理论与方法(基础研究类)
3.3 药物靶向递送场控微纳机器人与驱控系统(基础研究类)
3.4 变内径自然腔道复杂操作柔性机器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5 狭小空间注射采样连续体机器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6 异质组织清创切除机器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7 腔镜手术机器人自主缝合作业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8 弱能老人高相容性照护康复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共性关键技术类)
3.9 活动靶区位姿实时精准调控肿瘤放射治疗机器人系统(应用示范类)
3.10 肿瘤切除机器人系统(应用示范类)
4 特种机器人
4.1 仿生新概念机器人(基础研究类,青年科学家项目)
4.2 机器人精密装配微纳操控原理与技术(基础研究类)
4.3 自主移动机器人集群系统动态调度与优化(共性关键技术类)
4.4 冶炼炉高温强冲击载荷作业机器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海上新能源发电场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系统与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六、氢能技术
(一)项目总体目标
以推动能源革命、建设能源强国等重大需求为牵引,系统布局氢能绿色制取、安全致密储输和高效利用技术,贯通基础前瞻、共性关键、工程应用和评估规范环节,到 2025 年实现我国氢能技术研发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二)研究方向
1 氢能绿色制取与规模转存体系
1.1 十兆瓦级碱性一质子交换膜混合制氢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共性关键技术类)
1.2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电解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3 热化学循环直接分解水制氢前沿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
1.4 光解水制氢前沿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
1.5 直接加注型高压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电解堆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
1.6 直接电解海水制氢电解堆及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7 天然气直接裂解制氢联产高附加值碳材料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 氢能安全存储与快速输配体系
2.1 液氢储供加用技术研究与交通枢纽示范(应用示范类)
2.2 车载IV型储氢瓶批量制造一致性保障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3 高密度、大容量和快速响应固态储氢装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4 基于地质条件的大规模储氢关键技术及试验验证(共性关键技术类)
3 氢能便捷改质与高效动力
3.1 用户侧燃料电池微网集成与主动支撑电网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2 煤掺氢/氨清洁高效燃烧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单元伏安性能设计仿真软件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3.4 单套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设计与集成(共性关键技术类)
3.5 燃料电池与涡轮混合循环发电系统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6 跨温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界面过程与材料基础技术(基础研究类)
3.7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类)
3.8 高精度电堆组装及成套批量制造装备技术(应用示范类)
七、新能源汽车
(一)项目总体目标
坚持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夯实产业基础研发能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业链核心瓶颈技术,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形成一批国际前瞻和领先的科技成果,巩固我国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和规模领先优势,并逐步建立技术优势。
(二)研究方向
1 能源动力
1.1 动力电池智能化技术(基础研究,含青年科学家项目)
1.2 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1.3 具备高效梯次利用价值的动力电池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1.4 车用高工作温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2 电驱系统
2.1 乘用车用高性能集成化轮毂电机系统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3 智能驾驶
3.1 高级别自动驾驶复杂行车环境风险认知及量化评估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3.2 乘用车智能线控一体化底盘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4 整车平台
4.1 多材料电动乘用车轻量化车身关键技术开发(共性关键技术)
4.2 基于先进移动通信的协同式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
八、交通基础设施
(一)项目总体目标
着力破解材料、结构、信息、能源等技术融合的基础性、科学性难题,突破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智能化建设与运维等重大技术短板,攻克交通基础设施耐久性差和服役寿命短等核心技术瓶颈,创新交通能源自洽系统技术,大幅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安全建设能力和水平,全面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实施和“碳中和”愿景实现。
(二)研究方向
1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技术
1.1 智慧道路建设运维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2 超长海底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3 高速铁路线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关键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1.4 沿海大型港口群航道设施智能化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5 铁路基础设施无人工地技术集成应用(应用示范类)
2 交通基础设施韧性技术
2.1 长大线形交通基础设施应急抢修与快速保通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2 大型机场设施安全性能提升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3 离岸岛群深厚软土地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4 海域机场设施性能主动监测预警与快速恢复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 交通基础设施长寿命技术
3.1 高速、重载铁路轨道结构耐久性提升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2 极端气候下在役桥隧等基础设施寿命增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4 交通与能源融合
4.1 铁路分布式能源自洽中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
4.2 智能网联道路交通系统的能源自洽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九、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一)项目总体目标
抢抓健康领域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契机,以精准化、智能化和个性化为方向,以诊疗装备和生物医用材料重大战略性产品为重点,系统加强核心部件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协同推进监管科学技术提升;开展应用解决方案、应用评价示范研究,加快推进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和服务链的整合;以实现“高端引领”为目标,为建立新产业形态、改变产业竞争格局、促进我国医疗器械整体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提供科技支撑。
(二)研究方向
1 前沿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
1.1 诊疗装备前沿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
1.1.1 血压非侵入精准超声治疗关键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
1.1.2 无线植入式颅内压监测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
1.1.3 肌骨系统多模态磁共振或断层超声与运动医学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
1.1.4 经颅超声跨尺度脑血管成像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
1.1.5 具备AR导航与零重力补偿的关节置换机器人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
1.1.6 经消化道多波长组织成分成像引导穿刺介入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辽宁部省联动任务)
1.1.7 临床专科化小视野磁共振显微成像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共性关键技术类)
1.2 生物医用材料前沿技术研究及样机研制
1.2.1 全降解功能型女性盆底修复补片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1.2.2 运动系统组织/器官跨尺度功能重建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1.2.3 高生物相容性基因编辑活性猪源皮肤创面修复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2 重大产品研发
2.1 诊疗装备重大产品研发
2.1.1 实体肿瘤介入免疫调控仪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1.2 球面放射治疗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1.3 实时图像引导的头部γ射束立体定向放疗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1.4 光声/超声双模态多光谱功能成像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1.5 便携式 CRRT 设备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1.6 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1.7 大功率热等离子体治疗装备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1.8 术像一体化人工耳蜗精准植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黑龙江部省联动任务)
2.1.9 无线功率传输 CT 滑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 生物医用材料重大产品研发
2.2.1 个性化具有引导骨再生功能的颅骨仿生复合修复材料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2 功能性人工血管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3 高性能牙体粘接/充填树脂基抗菌修复材料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4 急性/亚急性中枢神经损伤修复生物材料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5 结构功能一体化金属植入体用高品质原材料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6 心源性卒中防治全降解封堵器械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7 体腔内肿瘤原位隔离生物材料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2.8 脑心器官组织修复产品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3 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重大产品研发
2.3.1 超多重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3.2 高性能免疫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3.3 血小板输血相容性快速检测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3.4 循环肿瘤细胞自动化检测分析系统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2.3.5 体外诊断设备移液系统核心元器件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3 应用解决方案研究
3.1 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类)
3.2 基于国产低剂量 DSA 的微创介入诊疗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类)
3.3 基于高诱导成骨活性材料的颌骨修复临床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类)
3.4 国产周围神经修复产品临床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类)
4 应用评价与示范研究
4.1 国产创新医用电动吻合器应用示范研究(应用示范类)
4.2 超声与共聚焦复合内镜应用示范研究(应用示范类)
4.3 国产创新放疗设备应用示范研究(应用示范类)
4.4 国产创新肿瘤微创冷热消融医疗器械应用示范研究(应用示范类)
4.5 新一代高活性人工骨材料器械应用示范研究(应用示范类
4.6 高端医疗影像装备“一带一路”应用评价示范研究(应用示范类)
5 监管科学与共性技术研究
5.1 射频治疗设备性能评价与质控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5.2 基于风险评估原则的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体系创新和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5.3 心力衰竭管理和治疗国产创新高端诊疗设备和生物材料评价体系的监管科学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5.4 柔性穿戴式医疗器械安全有效评价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5.5 基于在用 CT 设备临床时序数据的国产球管性能优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6 青年科学家项目
6.1 诊疗装备青年科学家项目
6.2 生物医用材料青年科学家项目
6.3 体外诊断技术青年科学家项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7.1 诊疗装备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7.2 生物医用材料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7.3 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
(一)项目总体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源头减量减害、过程清洁生产、高质循环利用重大科技问题,攻克一批产品数字化生态设计、固废源头减量清洁工艺、无废物清洁介质转化、多源有机固废协同处置、废旧物资智能拆解利用、化学品环境健康风险控制、产业循环链接等重大核心共性技术,以及一批关键材料、核心部件/软件、智能装备及数据库,创制循环经济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 10~15 套多产业多场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技术体系,率先建成引领国际的关键产品循环产业链与战略区域低碳循环集成示范,全面提升二次战略资源循环供给能力,有效支撑产业和区域减污降碳与绿色发展。
(二)研究方向
1 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与颠覆性技术
1.1 区域多源固废大数据与循环利用路径优化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1.2 循环经济前沿技术探索(青年科学家项目)
1.3 循环经济先进工艺与装备研发(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
2 冶金化工清洁生产与固废源头减量
2.1 有色冶炼渣多金属短程回收及产业链接利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2 电解精炼含砷危废源头减量与分质梯级利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2.3 高毒稀散金属铊污染防控与资源回收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3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协同处置
3.1 金属矿山废石光电分选规模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2 煤气化灰渣规模化分质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3.3 高污染医药废盐快速熔融解毒及玻璃化处置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4 产品生态设计与绿色供应链构建
4.1 新能源产品生态设计数字标识与绿色供应链构建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4.2 快递包装原料绿色替代与产品生态设计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4.3 电动汽车数字化可循环设计与易拆解性优化提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4.4 光伏组件数字化生态设计技术及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
5 废旧物资智能解离装备与高质循环
5.1 退役锂电池整体热解装备与深度提锂关键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5.2 废旧混杂高聚物化学解聚回收与升级利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5.3 基于机器学习的废 PET 塑料酶解与循环利用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6 化学品环境健康风险控制与绿色替代
6.1 典型 PBT 类污染物精细化暴露评估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6.2 典型氟碳表面活性剂早期健康效应识别与风险预测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6.3 卤代阻燃剂等典型公约管控化学品绿色替代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6.4 剧毒光气源头替代的异氰酸酯绿色制备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7 城乡垃圾和医疗废物高效分类利用
7.1 难生物降解垃圾等离子体协同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共性关键技术类)
7.2 厨余及餐厨垃圾定向生物转化及污染控制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7.3 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
8 重点区域循环经济系统集成及示范
8.1 种养产业集聚区多源种养废物耦合利用集成技术及示范(应用示范类)
8.2 锂产业集聚区循环化升级集成技术及示范(应用示范类)
8.3 废旧风机叶片高效解离与增值循环利用集成技术及示范(应用示范类)
8.4 退役光伏层压件高效解离与再生利用集成技术及示范(应用示范类)
8.5 东南特色橡塑产业提质增效循环经济集成技术及示范(应用示范类)
附件2 注册及申报流程
单位用户注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