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1时54分,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海缆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世界首条500千伏海缆现场耐压试验一次通过,标志着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三芯海缆得到成功应用!
海底电缆是海上风电场的重要设备,是整个风电场运行结构中的“血管”和“神经”。此前,我国海上风电场主要采用220千伏海底电缆,而青洲一、二项目的场址水深范围35-43米,中心离岸距离50-55公里,具有复杂的海况环境,需要应用“特别”的海缆。
对此,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采用了全球首根三芯交流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总长度约60千米,这是在海上大容量、长距离输电科技攻坚上的一大创举,打破了国内外超高压海底电缆采用单芯海缆传输的局面,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和海洋资源,开创了海上风电大容量传输的先河,对于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生产制作、装船运输、敷设安装和现场交接试验,在世界上均属首次。
公司团队和设计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党建+工程建设”强先锋行动,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攻坚先锋队,号召党员和青年员工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科技创新重任,充分发挥海上风电技术优势,深入开展500千伏海底电缆专项攻关工作,对单芯、三芯海底电缆的电气参数、载流量、无功配置、适用性和可靠性等技术指标,进行了综合比选论证,开创性地提出了2回、3×800平方毫米截面的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送出方案。
“与单芯海底电缆相比,双回三芯海缆不仅占海面积更小、经济性更优、可靠性更高、耐压试验更易实施,也在加快调试并网时间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为确保海缆选型方案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实施性,公司与总承包单位广东院先后组织了7次不同级别的海缆选型方案评审会,从设计方案、生产制造、敷设难度、交接试验、船机设备及施工工艺选择、窗口期预判等关键环节,都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审查。2022年6月,该设计制造技术方案顺利通过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为组长的专家组评审,并获得高度评价。
海缆制作阶段
为确保海缆生产质量,公司派驻技术骨干力量与其他单位组成技术团队常驻厂家,从生产原料进厂检验、下料、制造到出厂耐压试验,开展全过程质量把控生产质量。
海缆施工阶段
为提高敷设效率和安全性,项目部科学策划,制定责任矩阵,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施工窗口期进行研判,确保海上敷设一次完成。针对在登陆段铸铁套管采用半自动化施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工效。在过航道和硬质地层时,采取降低敷设速度和加大埋设犁的入土深度等措施,保证埋深满足要求。
海缆试验阶段
针对此次大容量、高电压、长距离的海缆耐压试验,专门选用了大容量柴油发电车,为现场耐压试验提供电能,应用高电压等级的专业设备开展现场耐压试验工作,确保现场耐压试验一次顺利通过。
青洲一、二项目500千伏三芯海底电缆的成功应用,对于促进我国海缆设计制作和船机设计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及带动我国制造业和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36亿度,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省标煤消耗约1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78万吨,对加快促进广东省构建清洁低碳与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广东省乃至全国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公司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习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与各参建单位携手共进、共同奋斗,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全力以赴加快实现项目全容量并网投产目标,把项目建设成“平安、智慧、高效”的海上风电场,努力打造平价时代的海上风电行业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