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从责任机制、标准体系、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提出了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工作目标。这是补齐风电、光伏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后一环的重要举措,事关新能源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化,对于构建批量设备退役后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意义重大。
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7.4亿千瓦,相当于121个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源系统,超过G7国家的总和。其中,后起之秀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9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3.9亿千瓦,合计8.8亿千瓦,相当于39个陆上三峡电站。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装机容量背后,风电机组和光伏板的数量相当可观。据媒体报道,到2030年,将有超过3.4万台的陆上风电机组退役。退役后,这些生产设备就将变成体积大、材料复杂、具高资源价值的固体废弃物,促进其循环利用势在必行。
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不仅关乎塔架、叶片、机舱、发电机、齿轮箱、电控柜等部件以及光伏组件中的光伏层压件、边框、接线盒等部件的退役和高水平再生利用,大多也关乎风电场、光伏电站的整体退役。即使在原地新建电场、电站,因为有新的设计、设备,原有接地基础设施也大多不能用了,预计将随同发电设备一起退役。这些基础设施多埋在地下,表面覆土还绿后具有一定隐蔽性,开挖、裂解、清运等处置又费时费力,很容易被忽略或难以彻底处理。正如一些地方在拆除路边临时围挡时,很少有一并清除支架基础水泥块的,差不多都留在了地里。安装在草原、天然林等地的围栏也都有支架基础埋在地里,拆除围栏时水泥基础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这就提醒我们,对于退役风光电场特别是风电机,其极其厚重的接地基础设施是否能得到有效的生态化清除,应予以高度关注。
风力发电的风机高耸入云,光伏电站面积有大有小,都离不开承载发电设备的接地基础设施。尤其是风电机,其基础是几十层楼高的风机底座,承载着风力发电机的全部重量。其作为风机挺立、旋转和强风、地震等内外力的受力中心,为保证风机安全正常工作,往往非常坚固。因此,风力发电机的基础设施包括垫层、底座等,厚度达数米,直径十多米,使用钢材和混凝土的多达几十、几百吨。这样一个个人造庞然大物镶嵌在土壤深处,不可避免对土地生态存在影响。相对于风电机,光伏电站支架基础虽然相对轻量化,但因数量众多,其对土地生态的影响也不能低估。
比如,在风能较好的一些高坝、山脊线区域,风电机密度较大。这些地方风机基础设施、通达各风机处重载道路及风机工作、维护等,对周边的土壤生态产生着综合性的影响;不只是以往人们关注的风电场对空域中鸟类的影响,实际对地上也有影响。在一些地方,直观看上去,风机下面虽都长草,但植被景观明显衰退,还存在干燥度增加、降雨量减少等情况。如果在退役风光电设备循环利用中,不能清理接地基础设施,其生态影响就得不到消解。
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替,推动着新能源产业不断加快升级换代。短短十几年间,我国新能源迅速发展,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经是2011年全球同类装机容量的1.6倍和8.2倍,其升级换代也非常快。当风光电新能源规模越来越大、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时,轮番占用土地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涉及范围也会越来越广。
鉴于此,必须未雨绸缪,提早准备,不仅要重视退役发电设备回收利用,也要把有效清除、合理处置接地基础设施摆在重要的位置重视起来。尤其是对于建在滩涂湿地、草地、林地、农田等土地上的接地基础设施,只要发电设备退役,即使其隐蔽于表土和草丛下,也要同时退出土地;专用重载道路废弃后,最好也进行一些生态化处理。这不仅是为了回收资源、恢复生态、解放土地生产力,避免给后代土地利用留下隐患,也是保障新能源和农林牧产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陶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