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20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
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 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高峰对话、创新剧场以及关于“全球风电产业布局及供应链安全”“双碳时代下的风电技术发展前景”“国际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风电机组可靠性论坛”等不同主题的21个分论坛。
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主流储能厂商的技术专家分别分享了主流、前沿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有关储能如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思考。同时,还有来自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分享了融资租赁及保险方面的见解。
嘉宾精彩观点摘要如下:
郝辉: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需要三大支撑技术:自适应的电网支撑技术、场站级控制技术、智能电力交易技术
远景能源储能解决方案总监郝辉
随着高比例的新能源接入电网,整个电力系统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时间维度的挑战,新能源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二是空间维度的挑战,新能源富集的区域是在我国西部,而我们的负荷在东部。三是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挑战。
未来,我们的储能系统需要三大关键支撑技术:一是自适应的电网支撑技术,从电网适应性向电网自适应和主动支撑能力进阶;第二是场站级的控制技术。我们可以理解成在传统的风光储协同控制技术之上的一个进阶。需要不同设备系统,要相应不同的电网强度、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第三个,我们认为比较关键的就是智能的电力交易技术。储能参与电力交易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质上储能作为一种灵活性的调节资源的商品价值和电力市场的市场需求的完美结合。
前面两个技术是储能具备参与电力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可以说是它的硬实力,同时它还需要一个软实力,就是我们的智能化的电力交易的一个控制协同技术。
赵家欣:瑞源电气推出5MWh液冷储能系统
天津瑞源储能事业部总经理赵家欣
能行业比较核心的痛点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今年以来,行业面临价格战、客户要求提升等多方面挑战。在降本增效上,产品层面,液冷技术得到快速普及,深层的原因也是为了解决行业痛点。我们瑞源电气也在液冷产品上做了大量投入,推出RE-cool系列液冷储能系统产品。
整体上看,我们的储能产品的推广是“一站式”服务概念,从市场端到解决方案端到工程设计端、到研发端、到运营端到最后的客户服务端,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全周期的服务。
文宇良:在构网型储能电站中,高压级联系统更有优势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总工文宇良
当下,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面临几大痛点:一是安全事故接踵发生;二是电站的寿命;三是储能电站效率低,目前一般电站的效率普遍在83%-86%;四是储能后市场运维;五是技术路线的选择问题。现在大部分的厂商和电站以低压、集中式为主,在运行3-4年后将会面临比并簇环流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上述几大挑战,我们预判,拓扑架构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更精细化的电池管理,解决安全、效率低、寿命短等问题,主要是组串式路线和高级级联技术的创新研发。
现在,新疆、西藏地区的储能电站,构网型技术已经是标配。所以,构网型储能今年或明年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在构网型电站中,高压级联系统具有成本和技术的双重优势。同时,在我们看来,高压级联电站可维护性差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在结构设计上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来提升可维护性。
宋万广:大储市场正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未来,大家比拼的是综合服务能力
金风零碳智慧储能事业部总监宋万广
国内大储市场正在从“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价值竞争”。根据我们的研判,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看,储能产业的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储能未实际应用下的成本竞争,客户主要关注安全、成本两个要素;第二阶段是融合应用,也就是储能和电网做融合,和风光电站做融合。这个时期,在成本、安全之外,大家开始关注并网技术,主要解决并网能力的问题。第三个阶段是高速增长时期,安全、成本、并网技术之外,大家开始关注交易算法。
未来,国内大储市场需求不断进阶,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储能系统,还有附着于储能装备之上能够发挥储能价值,带来更多收益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电力交易服务、电网辅助服务、电站运维服务等,所以,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储能即服务。
王彦文:风光储融合不断深化,数字化能力提升储能经济性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王彦文
风光储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国能日新主要是以提供软件和数据解决方案为主,主要包含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储能管理系统EMS,对储能进行集中的监控、采集、控制;第二个是储能云管家,可以在云端进行多站的集中管理,实现储能安全的分析预警、云边的协同,实现单站多站的全生命周期集中管理。第三个式储能的交易决策平台,提供储能参与市场跟气象、策略、电价相关的辅助服务的支撑。
尹保明: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三大要素:安全、系统实际寿命和容量、电网友好
阳光电源光储集团解决方案总监尹保明
现在,储能的收益是逐渐转好的。在未来发展中,要保持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要把握住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要素:第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安全。“电芯品质决定储能系统安全”的观念过于片面。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电芯仅是其中一环。电芯是能量存储的容器,除此之外,还有能量转换的控制、能量控制的策略,以及与电网的有效互动。
第二大核心的因素是系统的寿命保障的相应措施。系统技术决定项目实际寿命与可用容量。受电芯本体及运行环境差异影响,系统实际寿命及可用容量与电芯相比将大打折扣。这就需要系统的技术解决整个系统循环寿命的问题,使系统循环寿命能无限地接近电芯的单体的循环寿命。
第三大的核心要素就是并网的技术保障。多数厂家对电网理解不深刻,储能系统并网困难。
储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三大核心技术来支撑:一是电化学技术,这个支撑能量存储;二是电力电子技术,这个决定能量控制;三是电网支撑技术,这个影响能量应用。
林佳荔:当前储能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商业模式不成熟是主要制约因素
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林佳荔
当前储能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呈现四个特征:一是发展速度快,二是技术路线多元化;三是锂电产业链体系基本建成,四是商业模式不成熟。
当前,储能电站面临三大痛点:一是政策机制不完善,商业模式待清晰。比如容量租赁缺乏落地机制,收入存在不确定性;现货市场处于建设初期,多数省份尚无法实现套利;新版“两个细则”将独立储能纳入辅助服务市场主体,但多数省份政策尚待落地。
二是收益来源单一,收入波动较明显。如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辅助服务市场,省间与省内机制衔接尚不成熟;服务于不同电力系统的多重价值评估认定困难;在以容量租赁收入为主向电力市场化交易为主的转变过程中,独立储能收入波动愈发明显。
三是前期资金需求量大,企业融资两极分化。具体来看,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资金断裂问题,资金与项目进度错位,对资金的投放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基于企业信用的传统度量模式下,民企融资难。
对于上述问题,具体的应对举措包括:了解各省灵活性调节电源供需,储能电站在关键点位布局;熟悉各省政策和储能商业模式,综合项目收入特征设计项目融资方案、投放节奏、还款节奏等;寻找专业化的产业金融机构进行服务。
杨志:我们要从全生命周期考虑储能系统的安全
华为数字能源储能高级解决方案经理杨志
安全问题式整个储能产业必须直面的挑战。储能电站的全生命周期中,从早期的方案选型、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生产、调试到运维等各方面都会影响储能系统的安全。所以,我们要从全生命周期考虑储能系统的安全。
在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上,华为推出八大举措:一是电芯上,华为选用陶瓷隔膜;二是华为做到电芯级的监控,可以做到10s内快速告警,运维也方便;三是进行了电池包跌落测试;四是一簇一管理,来避免并联失配;四是一包以优化,避免串联影响,起到故障隔离功能;六是状态实时监控;七是4级主动关断,2级被动隔离;八是更高的安全防护。
彭宪州:运达风电在行业首创海上风电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彭宪州
当下的储能市场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主要包括:一是新能源配储参与电力市场的方向已经明确;二是储能电站单站超大化;三是新能源侧,大基地风光占比提升,相应的,大基地配套储能将增加,这就要求储能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
上述变化对储能系统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涉及经济、智能、适应性、安全等四个方面。如经济性上,不再只看初始投资,而是需要考虑到运维成本、电站效率等同样影响经济性的因素;电站规模越来越大,从后期运维、电力交易等角度来看,都对于系统的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针对这些要求,我们也在技术研发上做了大量投入。
我们还在行业首创海上风电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以满足风电配储的政策要求和抗台风后备电源需求。该方案具有节约投资、电网更友好、更智能便捷、更可靠等多重价值。比如,在节约投资方面,具备电网辅助服务和抗台后备电源功能,节约配置柴油发电机组成本和集中式储能占地征地成本。
高文东:现在储能行业的保险就好像2009年时候的光伏保险
慕尼黑再保险思韬 新能源行业负责人高文东
电化学储能设备风险涉及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热失控、效能与故障保障等。其中,长期效能与故障保障是关键。
如果储能电站电池衰减,导致整个生命周期提供电量的吞吐量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会影响项目的稳定性,影响投资方的效益收回。慕尼黑再保险可以从保险的角度提供一些保障。
国内市场中上,业主和投资方会更多地考虑储能的长期应用,这样他就会跟储能系统的供应商要一个比较长期的10年、15年的质保和效能保障。但是储能系统供应商从自己地供应商那里得到的质保是参差不齐的,比如,有的电芯供应商提供的质量保障就3-5年。对储能系统集成商而言,慕尼黑再保险就可以弥补这个缺口,提供10年的保障。
张新宇:风电和储能需要有效结合,做到协同管理
深圳量云能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系统部部长张新宇
储能在风电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特别新的课题。很多年前,就有很多机构开始研究。近几年,新能源配储要求驱动下,大家越来越关注储能如何更好与风电结合。
目前,风电、储能面临一些问题:第一个就是参与电力交易;第二是并网考核;第三是弃风限电。电力交易就是储能自身的功能可以和电力政策做一个高效的联动。第四就是站用电。多方面更好地融合才能体现储能本身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