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
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 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包括开幕式、主旨发言、高峰对话、创新剧场以及关于“全球风电产业布局及供应链安全”“双碳时代下的风电技术发展前景”“国际风电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机会”“风电机组可靠性论坛”等不同主题的21个分论坛。能见App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10月18日下午,We4Ce叶片专家、创始人,CTOEdo Kuipers在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论坛II上发表题为《We4Ce的叶尖分段技术-AdapTIP》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发言全文:
我自己是核心的建立者,也是CTO。我在风力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经验,公司2008年开始建立的,公司建成15年,也非常开心能够和大家在这样一个节点遇见。
我们是叶片的设计公司,提供的是叶片设计和技术服务,提供完整的叶片设计。同时有很多小的客户做不同的认证,也会在有很多认证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和风机进行组织,2008年至今进行了很多的开发。这样的技术是通过不同的阶段,去年已经将We4Ce放到叶尖分段,有了一个新型的产品。与其他42品类相比,我们的产品韧性会更好一些,它的强度比标准42螺套强度提升20%。接下来是RAT产品,我们对叶尖分段的整合产品。
今天内容有五个部分:一是分段位置、组装方式、技术优势、生产图片、认证和最终步骤。
为什么我们要选分段?能够减少运输的困难,同时在运营的成本方面得到有效的降低。我们能够增加使用实例,并不会进行大力的投资,对于资产的运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对于运输,对于整体的运营来说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我们看到什么是分段的位置?螺套是在哪里分段?在叶尖进行分段。
叶片的三个点,究竟要选择哪一点?需要看每一个节点带宽增量,尤其是节点会有一个弯度。我们看它叶片长度,大家可以看到所有整体宽度和厚度都会有一些变性,从根部到它的顶尖,这就是能承载的事情,以及它是不是可以去实行分流。
若在50%左右负载已经很大了,它就要从叶尖传到叶根。这并不是我让大家推荐进行分段的,但是在根部可以看到有越来越低负载传输。
为什么我们要去在叶尖进行分段?它整合气动段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在运输过程当中,将预弯的部分取下来,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风区配套不同的叶尖,比如说低风速可以现在不同的产品进行推荐。针对不同的风区配套,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叶尖选择。
同样,我们还会有不容易去损毁,在坏的时候去更换它,可以节省时间。在这样的逻辑下,它的产出最大,成本也是最低的。
第二点是产品组装方式怎么样,如果我们现在有这样的一个总图,比如说有两个叶片,有一个是叶尖和叶根,将他们两个运输组合,那么如何进行这样的工作呢?我们有一个突出的部件在叶根方向。在叶尖的方向会有凹进去的部分,这个梁会插入进去,因为凹进去的部分会稍微大一点。左边是凸出部件,右边是凹进去的部件,组装得到完整的叶片。
再看它的自组件,包括叶根梁,以及转动的过程当中进行轻微的弯曲,可以看到叶尖凹进去的地方。在实施之后可以进行转动,在一个体系内完美的运行。
我们同时向客户提供这样的硬件?首先在一个盒子里只有6米长,大概一两米的宽度。可以看到,这是叶根类的组件,这是整体的硬件。
我们技术上又有哪些优势?它可能会增加很多的重量,但事实上我们的增重是非常小的,仅增加重量的1.5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我们也会有更加灵活叶尖的部分,产出的更多。同时可以在空中拆装,运维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现在有一些生产图片,这是在横梁上来开展工作的图片,它是碳纤维。他们是在相互的上面,而且也会把他们连接到一起。现在工厂中还有其他的材料,包括特殊类组件由特殊的高密度材料制成,而且会对他进行逐步的加强。可以看到这里有分段类组件,叶根类组件。
下一步,我们会把不同的部位和梁联合在一起,是和韩国客户开展的。这个是我们开展的第二个项目,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套是17米,生产叶尖凹进去的。这是德国的项目,右手是叶尖部分长7米。
对于第二个客户会更新一些设计,我们从过程当中也学习到很多,也不会这么做了,因为在过程当中学习到经验,但是对韩国的客户会采用不同的设计。现在我们处在什么阶段?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今年9月份一个月之前,我们也得到德国认证公司的通知我们的设计已经得到认证,而且也通过IC61400标准,所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绩,现在我们把证书和产品应用在与客户开展的项目中。
最终是生产地的测试样品与韩国客户开展,在明年的一月份第一周开展,我到时候会和同事过去,而且我们也会进行静态和疲劳测试。如果大家感兴趣会了解We4Ce技术吗?我的中国同事和朋友也在场,可以进一步的讨论,也可以给我们发邮件联系,这是我本人的邮件和我同事的邮件都在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
(根据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