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烟台海阳市南部海域的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上,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风机日夜迎风转动,将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送往千家万户。
2021年9月12日,山东省第一度海上风电在这里发出。投产仅两周年,黄海之滨的这颗“新星”就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累计发电15.47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46.5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7.47万吨,可满足60万家庭一年用电量,平均设备可利用率达高99.65%……
风从海上来,带来的是“绿电”,更是希望。
好风还须凭借力
萧萧海风,转化为一度度清洁电能的背后,是如何完成“借风使力”的?
答案在工作人员7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中。
风电场工作人员表示,让设备运行最健康、资源利用最充分、日常管理最精细,是他们基本目标。
设备在海上运转,设备隐患排查治理至关重要。风电场为每台风机建立“健康病例”档案,利用小风天气时机,合理安排风场检修维护。大风天气下,则“借风使力”,充分释放发电机组最大效能,争取机组满负荷运行。风场投运以来,两次月发电量破亿千瓦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科技护航风机旋转
白色的风机随风而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这美丽和谐画面的背后,是牢牢竖起的安全网在“保驾护航”。
投运两年来,风场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风机可利用率常年保持在99.6%以上。截至2023年9月12日,风电场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25天。
工作人员向记者道出了安全生产的秘密:“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通过使用红外成像等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精准定位隐患部位,有效提升设备可利用率。”不仅如此,他们还与烟台海事局联合建成我国北方首个海上风电场“电子围栏”自主监控管理系统,对进入风场的船舶进行安全管控,通过小目标雷达系统和高频语音系统,实现风场安全管理零盲区。
“海上升压站、风电机组分别安装了安全监测系统,对钢管桩倾斜、风机基础应力及应变、风机基础振动等200多项重要数据实时监测,实现了海上无人值守、智能安全管控。”工作人员表示。
一体推进走向“深绿”
作为全国首个风光储一体化风电场,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在源源不断地发出绿色电能的同时,采用光伏、风电、储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风场陆上运维中心屋顶装设的157千瓦的光伏板,两年来累计发电量41万千瓦时,直接转化为风场日常用电,可降低运维成本30余万元。储能电站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在确保风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同时,风场不断加强储能电站管理、运行和维护,保障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截至目前,储能电站安全运行725天,总充电量102.85万千瓦时,总放电量96.78万千瓦时。华能山东半岛南4号海上风电场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2022年度‘5A’级风电场”等多项荣誉。
海上风起“绿电”来。不停旋转的风机,发出更多的“绿电”,正载着无限希望,随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