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在沪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向论坛发来贺信。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名誉会长陈明义;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挪威王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诺和平;新加坡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纪亚峇;英国皇家造船师学会首席执行官特莱弗?布莱克雷,以及来自政府部门、船舶企业、船级社、三大油公司、银企等近300余位专家和业内人士出席了本次论坛。
据介绍,今年1~8月份,我国船舶工业共完工船舶403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工业生产销售额同比增长12.5%,新接订单4451万载重吨,为去年同期的4倍。这些数字表明前几年造船设施固定资产的投入已见到了实效,但不少企业仍然处于一单难求的局面,而在传统造船任务不很饱满的形势下,向海工装备市场进军成为了众多地方和企业的自然选择。发展海工装备业已不仅是市场形势的趋势,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进入海洋装备业须量力而行
有数据显示,从2004年~2008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大约在500亿美元左右。而未来5~10年内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对此,陈明义表示,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装备的需求量还要增多,价值量也在增大,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20%以上的市场分额,再加上海工配套方面的产值,就有可能出现一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然而,这一产业和海上一般货物运输的三大主流船型市场是有着极大差别的,虽然它的发展具有无限潜力,但进入这一行业的门槛也很高。张广钦指出,被普遍关注的平台类产品就具有非常强的个性化特征,每一个产品都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情况及油气的实际情况进行单独地设计开发,另外随着浅海向深海发展,其技术的难度和成熟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类产品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因此我国众多船企都想进入这个领域是不现实的。
加大合作实现共赢
“由于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船企发展海工产品要考虑岸线、水深和自身的实力等各种因素,可通过新建或并购的方式打造一批海洋工程总装基地。”陈明义表示,“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船企和配套厂,则可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建设一些龙头企业;对一些条件和技术力量还不够完备的中小型企业,可考虑先从事海工模块、单元、配套产品的生产。”
同样是基于对海洋油气装备市场的分析和对这类产品具有技术难度大、个性化特征明显等特点的认识,张广钦提倡,生产企业和油气用户业主应加大合作,携手发展。由于海工装备产品是属于用户主导型的产品,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到投产使用都要系统性很强的项目管理经验,用户业主对这类装备的性能、特殊要求、关键技术了解比较清楚,生产企业若能与他们合作联手,将极大地提高联合体的竞争能力。
中船集团总经理助理、海工部主任吴迪表示,集团在未来5年的发展中将加强产业上下游合作,与国内外石油公司及其他海洋工程装备业主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了解合作伙伴的发展规划,掌握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开展海洋工程项目前期合作研发。中船重工副总工程师王泰荣也指出,中船重工将加强与石油公司和油服公司的合作,共同推进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发,实现装备国产化研制,共同参与海工总包项目竞争,积极抢占海外市场。同时,该公司还要加强与配套企业的合作,以总装带动配套,推动总装与配套协调发展,实现共同进步和互惠互利。
海工配套业前景可期
“迄今为止,我国的造船企业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已作出不菲的业绩,但是由于我国海洋石油勘探起步较晚,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陈明义认为,“特别是在海洋油气开发过程中,一些高端海洋装备制造的关键技术与设备还相对滞后,部分关键零部件工艺装备还依靠进口。由此造成海洋工程本土化装备装船率比较低,每年大约有70%以上的海洋工程配套设备需要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