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活动动态 > "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2010年中国国际海洋工程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2010-09-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数:1000



  而这种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就带来四个问题,一是供货周期长,甚至不定期延长;二是成本高,因为国内没有替代品,国外厂家大幅加价;三是国内相关产业的设计制造水平难以提升;四是售后服务响应速度比较慢,服务成本高。

  张广钦建议,国内配套企业要当好配角,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平台制造企业更多地了解这些产品,选择这些产品,另一方面则应利用国家支持船舶配套发展的已有政策,走出去,请进来,与国外知名的配套研发机构和制造厂商合作、合资、参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购买他们的设计、研发机构。同时,配套企业可在国内联合学校、研究机构自主研发,逐步掌握这些配套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在本土上实现产业化。此外,海工装备制造企业要不断提高工程承包的水平,只有将许多工程总承包到自己的手中,才有可能更多地采用本土化的配套,逐步培养国内自己的配套供应能力。

  国际前沿技术与理论亮相论坛

  美国船级社亚太地区海工技术和商务拓展总监约瑟夫?卢梭阐述了未来在“进军”深海可能面临的挑战,他表示,目前市场上有140座自升式平台、68座半潜式钻机、13艘钻井船都已运营了30年以上,而随着能源开发越来越向“深海”发展,现有的海上移动钻井装置已经很难满足新一轮开发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近期多起海上漏油事件的发生,部分地区与国家对海上开采等领域增加了新的法规与条例,这不仅督促海洋工程装备质量不断地提升,同时也将促使海上开采方式持续革新。

  为了应对海工装备又一轮的竞争挑战,不少船级社正积极研究一些新的技术与产品。挪威船级社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经理姚伯乐认为,未来海上风电安装船和辅助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海工辅助船类型多样,其舒适度与环保问题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能否采用新采油设备和工艺、利用备用控制系统来防范海上事故等都将成为船级社的研究方向。

  根据欧盟2008年提出的一项目标,2020年全球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应占所有能源的20%,因此海上风电成为了众多国家都想要快速发展的产业。德国劳氏船级社执行副总裁詹?奥拉夫?普罗布斯特在会上介绍了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安装技术及安装船的最新发展。他表示,由于不同海域的风向、风力、水浪冲击度等情况均有差别,因此建造安装船的要求较高,同时具有独特性、高附加值、高技术的特点。另有统计显示,仅欧洲地区为了维护风力场就需要800艘船舶,这也预示着该领域将成就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关于举办第五期“国家科技项目申报实务操作暨专家现场评议研讨会”的通知
阅读下文 >> 中广核与云南签下5个风力发电项目 总投资达60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7338&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