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华锐、金风“带头出国”:英国或为桥头堡

华锐、金风“带头出国”:英国或为桥头堡

2010-10-1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数:930

    实际上,尽管众家企业海外扩张的野心不小,但对于如何吃到国际市场这块“大肥肉”,普遍持有谨慎态度。

    “相比较而言,亚洲市场更开放,欧美市场的准入门槛更高,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难免存在制约。”NordEX中国首席执行官Jens OLSen坦言。

    但摩根告诉记者,“英国市场有非常清晰的政策,我们希望提供的是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和公平的投资环境,不会对任何企业有歧视或者不平等待遇。”

    只不过,因为各国的开发、运行风电场机制不一样,“吃惯了”政府补贴的中国企业在西进路途上,遭遇“水土不服”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

    金风科技战略与规划总监周彤解释,国外都是市场化的独立开发商在开发风能,“他们一定要考虑回报,因此对机组的质量和发电效率要求更高。”

    以美国为例,其风电市场的吸引力源于美国的可再生能源配额,成本仅为7美分/度的风电电价,美国电力商购买的价格却是0.4-0.6美元/度。

    不过,美国的风电场开发商往往要从银行申请贷款去购买机组,银行提供这样的项目融资首先需要保险公司的担保。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风机厂商很难获得国外保险公司的承保。

    “保险机构认为不少中国品牌缺乏国际认证,也没有长期安全运行的经验记录。”詹亮对本报记者表示。

    IFC高级顾问Dana Younger证实了以上说法,他告诉记者,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在有些领域不透明,以至于金融机构并不能了解到风机的运营记录。“即使看到产品的序列号,也不知道是什么设计支持。”

    周彤透露,在很多市场上,知名的大银行只给两家厂商做机组融资,“一家是维斯塔斯,一家是西门子。”因此,中国企业要去国外开拓市场,初期一般都是要利用本国银行来贷款,先把安全运行记录和信誉建立起来。

    然而,这似乎也只是缓兵之计。即使中国企业从国内获得了融资,也不一定就能在国外做成项目。

    专业从事可再生能源服务和管理的美国美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航告诉记者,美国主要有三项风电补贴政策,分别是:生产税补贴(PTC)、投资退税(ITC)和财务部津贴(1603条款)。

    以PTC为例,原则上讲,只要是2012年12月31日前并网发电的风电场,都可以申请这项补贴,即2.1美分/度。不过,因为这项补贴是通过退税的方式来拿,而中国企业根本不在美国交税,所以并不能享受这项政策。

    陈航介绍,以业界的标准,每个风电项目,中国企业从国内商业银行能够获得所需投资约70%,另外的30%需要税务投资人和风电场开发商分别投入20%和10%。

    但是,因为拿不到补税的收益,在美国基本没有税务投资人愿意给中国企业投资。这带来的后果是,中国企业不仅需要从国内带去更多的融资,还要承受一定项目回报的损失。

    尽管美国等西方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但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路上。

    5月20日,金风科技与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了一份《开发性金融规划发展与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开行将为金风提供融资合作额度60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金风科技扩大海外业务。

    武钢向本报记者透露,金风目前用这部分资金在德国塞浦路斯开发项目,具体则由其控股的德国VENSYS公司执行。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道达重工:复合筒型一体化安装新技术受青睐
阅读下文 >> 新疆哈密2.5MW风电机组特许权招标26日正式开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7490&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