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风电事故背后的原因,秦海岩告诉记者,一个重要原因是设备市场产能过剩,鱼龙混杂,一些制造商为争夺市场恶意竞争,大打“价格战”,由此造成风机及配套设备的质量难以保证。
据了解,目前1.5兆瓦风机的单价已经从2008年高点的6500元/千瓦下降到了现在4600元至4800元的水平,已有不少企业出现亏损。有业内人士向媒体直言,利润压得这么低,就必须靠降低零部件采购价,以及批量生产实现薄利多销。价格越来越低,质量问题就无暇顾及了。
“近年来,有相当多的不具有生产资质和相当技术水平的厂家纷纷投资设厂,出现了大量上游配套厂商,主机厂家和风电场的业主就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竞相压低价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风电设备配套供应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利润微薄,势必会影响零部件的质量。”
有人用“萝卜快了不洗泥”来形容现在风电行业的现状。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华锐风电,在业界被指“以速度掩盖问题”。
但华锐风电董事长韩俊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华锐很看重设备质量和服务水平。他说:“企业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并真心为客户服务。举个例子,即便我们的工作人员半夜接到客户报修电话,也会耐心接听,若确有需要,第二天一早就会坐飞机赶过去。”
然而,今年以来相继出现在凌河和酒泉等的华锐风机质量事故,还是让快速发展的华锐风电颇受业界诟病。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日前华锐风电的上市暂时遇阻,可能与其质量事故不无关系。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10月26日发出的公告称:“鉴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189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方向
“要速度,更要质量”,风电行业呼唤健康发展
史立山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证实,今年以来发生的多起风电质量事件,是国家能源局此次大调查的重要原因。不过,这位能源局官员同时表示:“中国风电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个别风机出现质量问题难以避免,在国外风电发展中也发生过多起事故,问题也不少。关键是要找到问题,正视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目前的情况是,一些风电设备上出现质量问题,大家藏着掖着不愿意讲出来,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其实外国的风机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也曾有过类似的问题。”秦海岩说:“这正是此次国家能源局组织力量彻查安全质量问题的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风机质量出现问题,首先伤害最大的是风电业主。据了解,由于风机的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至25年,而我国风电产业大发展是最近四五年的事,而我国风电制备制造业的崛起更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所以一些风机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也许尚未充分暴露。一些风电开发商在谈及质量问题时均对此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集团总经理谢长军曾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强调:“如果没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性能优越、质量过硬的国产风电设备作为支撑,我国风电快速发展将难以为继。”
近年来,受益于国家对风电产业的政策支持,我国风电投资商经济效益已明显显现,特别是在“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机制下,与火电机级相比,投资风电的回报度还相当不错。“但一旦质量上出了问题,投资风险将会非常巨大。”一位开发商如是说。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发出呼吁,风电制造行业在接受政府监管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行业自律,以世界一流的质量,保证中国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风电整个产业的发展———无论从电风开发还是风电设备制造———都堪称形势可喜,个别风机暴露出一些质量问题其实并不可怕。”史立山告诉记者,“分析原因,即有风机质量的问题,也有安装运行中的问题。只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我坚信一定会解决。”
史立山强调,通过此次调查,要坚决查清问题的根源,坚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他表示相信,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朝阳产业,中国风电产业不仅要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也要成为发展最健康的产业;中国不仅要成为风电设备制造业大国,也一定会成为风电设备制造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