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以“东营的海”为题作画,大多数人会描绘出河海交汇、日出日落、海浪海鸥等元素。而在东营港北部这片广阔深邃的大海中,还有一道崭新的风景线——不停转动的“大风车”。
“大风车”即海上风电机组。近日,记者来到位于东营港北部海域的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渤和风电场,看到了这引人瞩目的海上“擎天柱”——8.5兆瓦超大海上风电机组。海风劲吹,一座座壮观的海上“大风车”渐次铺开,巨大的风机叶轮随风转动,悄然进行着风与电之间的能量转换。据了解,渤和风电场风电机组叶轮直径230米,轮毂高130米,扫风面积超过6个足球场,风机单支叶片长度112米,也创下国内最长的风机叶片纪录。
“国华投资山东分公司渤和风电场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首个在山东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实现当年核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总装机501.5兆瓦,总投资约53亿元,离岸距离约19公里,场区平均水深约17米至19米,安装59台8.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每年可提供绿色电量15.89亿千瓦时,可满足山东省172万户家庭的年用电量,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8.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排放量115.5万吨,每年还可减少大量的灰渣及烟尘排放,节能减排效益显著。”渤和风电场负责人说道。
东营港北部海域“狭管效应”明显,海上风力资源优越,开发海上风电清洁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项目开发带动东营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加快清洁能源建设,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风电场工作人员表示,让设备运行最健康、资源利用最充分、日常管理最精细,是他们的基本目标。渤和风电场作为无人值守、有人巡检的风电场,通过陆上集控中心实现对风场的实时监测,记录了各个风机的运行状态、风场实时出力及累计发电情况;另外还可以实现风机的故障监测与报警,可以对风机进行远程操控,实现风机的一键启停与复位。海上升压站、风电机组分别安装了安全监测系统,对钢管桩倾斜、风机基础应力及应变、风机基础振动等200多项重要数据实时监测,实现了海上无人值守、智能安全管控,打造“智慧风场”,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下网源协调管理建设提供了样板。
风从海上来,带来的是“绿电”,更是希望。“从投产之日起,我们的项目已经安全运行超过675天。”在渤和风电场陆上集控中心主控室,运检人员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监控屏上跳动的数字,密切关注着海上风电机组的实时运行情况。屏幕上,59台风电机组依次排列,海上风速、发电量、上网电量等信息实时显示,装机容量8.5兆瓦的风电机组近来基本处于满发状态,截至目前已发送绿色电能18.22亿度,可满足197万户家庭年用电量。
海上风起“绿电”来。在东营港,正因为有这些海上“追风者”的坚守,一台台百米高的白色风机才能日夜迎风转动,发出更多的“绿电”,载着无限希望,随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