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10时,三峡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项目在广西北海铁山港海域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单机容量突破16兆瓦的漂浮式海上风电示范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风电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三峡上海院承担项目的勘测设计及科研工作。
项目旨在通过科学规划选址、海洋环境参数收集,有针对性地对“10兆瓦+”大容量机组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最终开发符合我国海洋环境条件、经济适用的创新型抗台风型浮式风电机组与基础,形成从设计到施工以及装备的成套技术。
相较于2021年投运的我国首台漂浮式工程“三峡引领号”(5.5兆瓦),本项目场址水深约50米,机组容量提升近3倍,对研发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上海院作为“三峡引领号”的勘测设计单位,凭借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优势,开展针对性研究,融入多项创新技术,为本次项目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目前,该项目除了研发目前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机组及支撑结构,实现关键零部件100%国产化。还研发了包括新材料系泊系统、新型动态压载系统在内的多项新工艺新材料技术。经过中国船级社认证及评估,项目设计方案在目前主尺度和作业条件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满足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要求。
上海院将持续探索适应中国独特海洋环境条件的漂浮式风电技术体系,聚焦大容量低建设成本的漂浮式海上风电研究及应用,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以自主创新的“三峡方案”推动我国高端风电装备产业形成全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