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看资讯 >企业动态 > 澳盛董事长许文前:用碳纤维铺就新赛道

澳盛董事长许文前:用碳纤维铺就新赛道

2025-04-23 来源:平波台 浏览数:25

“这一次,不需要等那么久!”

  2007年,由传统纺织迈入碳纤维领域的许文前,为了沐浴碳纤维产业的光辉,足足坚持了9年。10多年后的今天,许文前再次开辟新赛道,尽管眼前依旧是困难重重,但他却坚信——

  “这一次,不需要等那么久!”

  “……具备较佳的抗冲击性能和拉伸强度,制备过程无污染……”

  4月初,一则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的信息,在新材料领域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除去对专利的介绍,信息对专利申请企业的介绍并不详细,化学纤维制造、地点苏州、注资36000万元,此外几乎无再多关键信息。

  再检索,网络上便是去年12月,该企业航空复合材料项目奠基的介绍,总投资11亿元……

  寥寥片语,只如揭示冰山一角。

  企业位于吴江平望,与网络中宣传相对低调不同的是,现实中,这家企业去年用掉了15000吨碳纤维原材料——同样是在2024年,两家全球知名飞机制造商一共用掉8000吨。

  “2007年入行,亏了9年。”说起眼下,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文前却是一句感慨开了头。

  “想做蛋炒饭的老板,手上没有饭!”

  许文前幼年迁至香港,2002年,他于平望投资创业时,已在纺织业颇有建树。

  “塔丝绒、海岛丝、记忆面料,还有不少品种,都是我从海外引进来的。”说起20多年前在平望的创业经历,许文前犹是满脸自豪与哈哈大笑,可笑声刚落,他又话锋一转“倒起苦水”,“这贸易没干几年,高端面料的原材料马上国产替代了。”

  是时候换个赛道了。

  许文前看中的,是被称为“黑黄金”的碳纤维。

  “看了不少地方,国外也去过,比如当时碳纤维发展势头很猛的日本,看了就一个感觉,这东西应用非常广,而且会越来越广。”许文前说。

  然而,当许文前于2007年建厂,以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为起点,描绘碳纤维光明前景时,现实却是一年又一年的冰水兜头而来。

  “别说技术壁垒了,就是从美国、日本买原料都很难,不仅买多买少对方说了算,就是买回来做什么,对方也给拉了红线。那感觉就是一个想做蛋炒饭的老板,手上没有饭!”许文前说,尽管困难重重,但认定碳纤维前景光明的他只是咬牙坚持,“2007年,我32岁,当时就想,我就算干上10年,也还是个年轻小伙子,那就花他10年时间,拼一把。”

  为了沐浴碳纤维的光辉,许文前面对技术壁垒、原料限制足足拼了9年,而相应的,许文前足足亏了9年。

  “不知道亏了多少。”许文前说。

  “给你看看我的名片,都来不及更新”

  “……翱翔天际,决胜千里,既是登上高处望远,也是剑指江湖战……”

  这是澳盛简介PPT中的一句话。

  熟悉许文前的澳盛员工,总能被他的笑所感染。

  “老板非常爽朗,喜欢笑,喜欢说‘好好好’。”澳盛科技办主任如此评价自己的老板,“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有‘翱翔天际’‘决胜千里’‘剑指江湖’的企业文化。”

  2017年,澳盛进军风电领域,开发风电叶片用碳纤维拉挤大梁,当年碳纤维用量进入全国前三,并成为风力发电机制造商丹麦维斯塔斯风力技术集团在中国唯二的合格供应商之一;2018年,澳盛挺进新能源汽车领域;至2020年,澳盛碳纤维用量首次突破10000吨……

  扭亏为盈的澳盛,开启了“翱翔天际”模式,风电、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医疗器械,澳盛迅速站稳脚跟,并在氢能、航空领域完成布局。

  “我在公司立了3个规矩,应用场景用到碳纤维的,我们就去布局;我们的产品要打全球市场;我们要设立海外生产基地。”许文前说。

  如今,澳盛的业务已挺进美国、法国、意大利、丹麦、西班牙等国,并在欧洲设厂。

  2024年,澳盛共使用碳纤维15000吨,占全国用量20%,占全球用量10%。

  “波音、空客加起来才8000吨,我们今年要用20000吨!”许文前自豪地说,说完依旧一阵哈哈大笑。

  “他们不卡你原材料了?”记者有点好奇。

  “早卡不了了。”许文前说,2024年全球碳纤维产量是290000吨,中国占比过半,150000吨。

  说着,许文前由微信给记者发了他的电子名片。

  “给你看看我的名片,都来不及更新。”许文前说,“我在西部有一家碳纤维厂,还没补充上去。”

  名片内容实在太多,记者粗略看一下,在许文前名下,公司约10家,其职务约20个——待名片更新,公司数量是要改成“约10+1家”的。

  “9年我都捱过来了,还怕三五年?!”

  对于中国碳纤维产业而言,“150000吨”这个量级是要辩证看待的,其固然有令国人扬眉吐气的一面,却也不能忽视“产能过剩”这个问题。

  与占全球产量过半相对应的是,去年全球共使用150000吨碳纤维,其中中国使用70000吨。

  “尤其是2023年、2024年,我们技术突破、产能释放,碳纤维的价格从每公斤155块降到了65块。”许文前说。

  一双卡脖子的手没了,另一双要命的手来了——这让许文前感觉回到了10多年前——是时候选择新赛道了。

  这一次,许文前选择了低空经济。

  “大家都知道未来无人机要用碳纤维,我产量这么大,不去布局这个,脑子有问题啊?”许文前再一次哈哈大笑。

  2024年12月,澳盛航空复合材料项目奠基,项目总投资11亿元。

  “这就是一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在这里,我只做两件事。”许文前说。

  其一,澳盛将在低空经济产业园布局航空预浸料、航空零部件、无人机氢能系统、无人机桨叶四大产业。

  航空预浸料是生产航空零部件的原材料,目前许文前已完成公司注册,并搭建好公司框架;氢能系统着力解决无人机续航问题,这一领域许文前早已涉猎;做无人机桨叶的目的,是打破大型无人机桨叶的国外垄断,把价格打下来,助力市场释放潜能……

  其二,澳盛计划拿出3亿元,以投资者的身份,吸引与低空经济相关的产业入驻园区。

  “众人拾柴。”许文前说,虽然澳盛目前家大业大,但发展低空经济也绝不是澳盛一家能为的,“对于低空经济,我们有好的预期,但也会谨慎地布局。”

  说到这里,许文前又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

  2024年,澳盛接了国内一笔与低空经济相关的单子,单子四五千万元,毛利润3个点,做完,澳盛净亏7个点。

  “不做不行啊,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你现在不参与,未来一点机会都没有。”许文前说。

  旋即,许文前又笑了起来,“我今天又接了一个单子,是我们传统板块的,这边多赚点,那边就可以多投点,凭现有板块的支撑,三五年还是砸得起的。9年我都捱过来了,还怕三五年?!”

  “三五年?为何是三五年?”记者好奇道。

  “因为我相信三五年后就能见到效果了。”许文前又笑了,“这一次,不需要等那么久!”

  尽管与2007年的许文前相比,2025年的许文前已不再年轻,但他已经有了更足的底气。


标签:

风电
阅读上文 >> 最佳交付奖!时代新材风电运维团队再获客户认可
阅读下文 >> 310MW风电项目开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news/show.php?itemid=7894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