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风电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鲁能新能源公司去年中标的东台海上风电项目,可能由于成本原因面临退标。”
东台风电场,是我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位于江苏东台市潮间带,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山东鲁能集团拿下20万千瓦的开发权,上网电价0.6235元/千瓦时,将采用上海电气研发生产的3.6MW风机,中交三航局成为施工单位。
在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中,并非五大电力等传统发电企业的鲁能新能源能够脱颖而出,当时就引起了业界的关注,然而,不到半年时间,就传出了面临退标的声音,不禁使刚刚起步的海上风电蒙上一层阴影。
上述为记者提供信息的人士称,鲁能主要考虑的是成本问题。
就目前经验来看,海上风电的成本是陆上的2.5到3倍,鲁能的中标电价刚刚超过陆上风电价格的上限(0.61元/千瓦时),在首轮海上特许权的4个项目中是最低的(滨海项目中标价为0.737元/千瓦时;射阳项目中标价为0.7047元/千瓦时;大丰项目中标价为0.6396元/千瓦时)。鲁能的中标电价明显偏低,加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其东台项目很难盈利。
初期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面临亏损的情况,在陆上风电早有经验。2003年至2007年,我国实行了五期陆上风电特许权招标,目的是摸清风电场的建设成本,虽然对合理制定上网电价、加快风电大规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个过程使当时的大多数项目付出了代价。
如内蒙古西部地区特许权招标项目初期2002年是0.382元/千瓦时,到2007年才缓慢升至0.5216元/千瓦时;甘肃的特许权招标项目的电价从 2005年的0.4616元/千瓦时上升到2007年的0.5206元/千瓦时;河北的上网电价由2006年的0.5006元/千瓦时上升到2007年的 0.551元/千瓦时。从中可以看出,在招标初期,中标电价往往偏低。
更为严重的是,陆上风电成本下降的经验,并不能简单地移植到海上风电建设中。
目前,陆上风电的主流机型是1.5兆瓦风机,同时也是各个整机厂商生产量最大的机型,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迅速降低价格。而海上风电机组的经济机型在3兆瓦或以上,它不是简单地把1.5兆瓦机组扩充容量,而是代表了技术水平质的飞跃。现在能够生产5兆瓦、6兆瓦机组的厂商除华锐风电外几乎是空白。没有充分竞争的土壤,机组价格必然没有陆上风机降价速度和幅度那么大。事实上,3兆瓦以上的机组价格,降价幅度要小得多。
另外,以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的经验来看,海上风电的基础施工占到总建设成本的26%,远高于陆上风电的施工投入。海上基础建设的困难性、复杂性决定了其价格在短期内很难有大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