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新增的2万多吨产量如何消化?面对市场需求的持续萎缩,“巨石”却将今年的玻纤生产目标锁定为75万吨,比上年增长2万多吨。
回答:源于“巨石”的独特思维。
国际金融危机让“巨石”投资十分谨慎,但公司认为,要借科技优势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危”中求“机”。
一种用于加固路面地基和堤坝的土工格栅用的改进型玻纤纱,开始在“巨石”大批量生产。今年初,公司科技人员听说山东几家土工格栅生产厂家反映原来的玻纤产品强度不够,且制造过程中有毛羽的消息后,主动上门帮助查找症结,并通过添加特殊助剂改善玻纤纱的耐磨性,从而使土工格栅的强度比原来提高了20%。结果,这些厂家纷纷改向“巨石”要货,目前已接到3万吨这种产品的订单,预计全年能卖5万吨,占得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在普通石膏板中添加玻纤,产品不仅不容易裂,还可以防火——“巨石”通过攻关,让英国某公司的需求成了现实,自然赢得了订单。为帮助解决加拿大一家公司反映的集装箱木底板易腐烂问题,“巨石”正在组织人员试验,目前集装箱底板用玻纤已进入中试阶段……
科技创新让“巨石”在抢占市场中步步为营。分别负责国内外产品销售的孙兆华和项茹冰对此感受很深。前不久,她们走访了部分市场,除了新增40多家客户外,许多老客户还要求追加20%的订单,理由是“巨石”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和质量优势。“说到底还是科技优势。”她们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越来越凸显出科技创新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