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引发这次网络话题正是Visa 2015年最新的营销案例。“‘跟着丰哥走’系列虽然是先拍好了全部系列,但是在投放第一集后,我们一直监控流量,要保证网络上有人讨论。因为网络效应的短期爆发式特点,视频投放不可以拉太长,两三个星期就投放完了所有的视频。”孙世珉介绍说,“用传统旅行方式也没有错,我们只是通过丰哥视频制造反差性,在网络论战后期才嵌入Visa品牌,提出要去不一样的地方。租脚踏车,去不一样的地方,体验用自行车的方式。”
在整个营销运作中,Visa营销团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这个话题的关注度,“丰哥的微博是在我们在后台操作,话题营销最重要是落在操作层面上。”
对于为什么选择话题营销这种方式,孙世珉认为,这是根据中国网络用户的习惯偏好决定的:“Facebook用户喜欢分享,中国网友更喜欢在微博上评论转发。这种爱留言的喜好天然适合在网络上制造出话题感,形成争议和论战。”
与郭涛不同,2015年营销视频中的主角丰哥和金浩森完全是草根,对于起用网络民间达人,孙世珉的理由是:“如果资源比较有限时,希望用更多方式来实现最高性价比。这次也是试一次,没有定律。以前用名人,现在用草根,这也是中国现在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因为有丰哥的反差,所以金浩森才会成功,最重要不是草根明星好不好,而是营销的设计好不好。”
虽然此次话题营销的主角丰哥和金浩森都不是名人,但实际影响和效果却十分不俗。《跟着丰哥走》系列视频推出后,视频总播放次数超过3,200万次;金浩森去我不一样的视频系列总播放次数超过2,400万次;营销活动所覆盖的人次总计超过1亿人次;全程的分享转发次数超过65,000次;Visa官方微博和微信粉丝增加超过24万人……面对这样一份营销成绩单,“在社交媒体的互动已经超越了指标。”孙世珉在采访中表示对结果非常满意。
关键是使用条件,而非客户本身
“如果用德鲁克的营销视角审视Visa的‘丰哥秀’系列话题营销以及在网上的争论,要评价其是否具备了营销意义,首先就要看Visa希望让谁来看这场秀,以及这些目标顾客是否愿意参加这场讨论。”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彭信之认为,按照德鲁克的观点,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顾客”,而利润只是创造顾客的结果。要创造顾客,企业就需要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营销的目的不是教育顾客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是关注人和引导人——关注到顾客和潜在客户的需求,然后着手制造或开发相关的产品。
“丰哥系列视频有没有达到企业预计的效果外人很难下定论。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Visa的用户们参与到这场讨论了吗?通过这样的讨论Visa收集到顾客的关注点了吗?吸引到Visa的非顾客群体了吗?了解他们为什么没有选择Visa产品,收集到他们的核心需求了吗?”彭信之分析解释说。
在彭信之看来,德鲁克关注顾客的营销理念,得到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的进一步延伸。克里斯坦森就曾用奶昔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营销分析,提出从关注顾客的使用条件出发,营销才有落脚点。
在克里斯坦森给出的案例中,美国某知名快餐连锁店希望提高奶昔销量和利润,市场部首先针对顾客的消费心态进行了市场细分,想找出哪些顾客最有可能购买奶昔,然后按照可能购买奶昔的顾客特点进行细分,然后开始探索,是应该做得浓些,巧克力多些,便宜点还是量多一点,收集了明确的客户需求并进行了改进,但是销量和利润却没有显著提高。之后另一批研究员加入分析团队,他们开始了解顾客到底要用奶昔来做什么事情。
结果令人吃惊,快餐店近一半的奶昔是在早晨被卖掉,而且顾客多半是打包带走。而这些早晨购买奶昔客户的消费需求竟完全相同——他们并不饿,但面对漫长而无聊的行车过程,需要吃些东西来打发无聊时间,也避免不到10点就饥肠辘辘。因为形色匆匆,他们只能腾出一只手吃东西,所以奶昔是最符合要求的食品。而那些在别的时段购买奶昔的顾客,通常是带着孩子来店的家长,给孩子买奶昔是希望孩子不要再惦记冰淇淋、曲奇或其他零食,并且快点儿吃完。
“当快餐店按照传统营销客户结构和消费心态进行细分,得到的想当然是个‘四不像’的答案,根本满足不了任何客户需求。”彭信之继续解释,“只有当了解产品被客户用来完成什么任务之后,才能对如何改良产品有清晰的思路,知道了如何满足客户期望才能打败真正的竞争对手。比如早餐时供应的奶昔可以更浓,增加小块果粒,可以吃得更久一点。其他时段的奶昔,浓稠度要低,要能很快吃完,或者附加在儿童餐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