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的珠江路川流熙攘,IT大军摩肩接踵。带着白手套、蹬着自行车的杨宗义,是这一大军中不起眼的一名“送货员”。但不久后,他就占据了这条路上超过60%的生意,创立并带领福中集团进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珠江路的送货郎
多年以后的今天,杨宗义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仍会记起1995年年底,珠江路那个阳光明媚的冬日。
那是珠江路最好的时代,熙攘的人群创造着巨大的财富。当时业内有句话: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作为华东最知名的“电脑一条街”,珠江路不仅是南京市民购买电脑及配件的首选地,还辐射整个华东地区。
每天,这里都聚集大量慕名而来的外来消费者,在一阵激烈地讨价还价后,小心翼翼地捧走价值过万的电脑产品。那个年代的电脑是奢侈品,和现在的奢侈品一样,它在一层层渠道的“掩护”下,维系着超高的利润。
高利润养活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摩肩接踵的珠江路上,一众青年人为着梦想奔波。
彼时的杨宗义,是珠江路大军中不起眼的一员,他为一家新加坡外商负责电脑显示器的销售推广工作。几年的时间里,他带着白手套,骑着自行车,后座上绑着显示器盒子,如此跑遍了珠江路上所有的电脑公司。
他本不属于这里。作为南京大学化学系的高材生,毕业后,杨宗义一直“走仕途”,历任南京市医药管理局宣教处团组织负责人,南京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研究所团总支书记。但是骨子里,杨宗义并不喜欢这种安逸的生活,在一个个新鲜财富故事的刺激下,他最终决定砸掉“铁饭碗”,走上创业路。
“十万人才下海南”期间,杨宗义在海南渡过了较为失败的一年。回到南京,他在飞机上结识了前来投资的新加坡老板,对方惊讶于他的英语能力和对IT产业的认识,力邀他加入自己的公司负责销售工作。
顶着“高大上”负责人的头衔,杨宗义的实际工作却和珠江路上的其他青年人没什么区别,合资公司的根基薄弱,杨宗义得靠自己的能力去推销,风里来雨里去,3年多的时间里,他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
但和其他“送货郎”不同的是,杨宗义有着更大的“野心”,并时刻为之准备。他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心得都详细记录在了自己的工作日记上。每离开一家店,蹬上自己车,他便开始思考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具体如何实施。
两年多时间,他的笔记换了好几本,过程中逐渐把握了这个行业的脉搏,摸准了珠江路的套路。1995年12月,杨宗义终于决定自己包下一个门面来销售电脑产品,他给公司取名“福中”,意为“福泽百姓,中意万家”。
改变行业规则的“3+3”
福中成立时,公司包括杨宗义在内一共3个人,营业面积只有20平方米。那时候的珠江路已是硝烟弥漫,云集着上千家销售电脑硬件的商铺,业界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大家都在打价格战,想方设法扩大市场占有率,打垮对手。
作为后来者,杨宗义既没有品牌,也没有充足的资金。他打不起价格战,因为开店的钱都是连借带贷的,拼价格,随时可能把自己拼垮。
但是在“送货郎”时期的笔记本上,杨宗义找到了突破口。当时的商铺,都以产品销售为核心,东西卖出去就算完事儿了,根本不重视售后服务。一条珠江路上,清一色“3个月包换,1年质保”,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谁都没想过要在这方面做文章。
“大胆”的杨宗义,却在这上面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开业的第三个月,他突然拉起横幅,抛下一个重磅炸弹——福中的产品,前3年包换,后3年保修。这就是所谓的“3+3服务”战略。
当时,别说珠江路,全中国都没有人这么干。规则一出,杨宗义和福中一夜成名。这件事经过媒体报道,一下子引爆了南京电脑市场,业内的质疑声铺天盖地。同行说杨宗义是“疯子”,这样的模式对于资金链的要求太高,以福中的体量撑不过三个月。
实际发展却与这些质疑背道而驰。杨宗义很清楚消费者的心理,电脑硬件容易出问题,买家都希望质保越久越好,甚至愿意为此付出更高一点的价格。“3+3”的策略推出后,籍籍无名的福中从此门庭若市。“顾客要向医院挂号那样排队买福中的电脑,队伍在珠江路延伸几十米。”
营业额大涨,杨宗义用源源不断的利润来兑现“3+3”的承诺,雪球就如此滚了起来。打响了名头后,杨宗义趁势追击,他开了新闻发布会,搞起了连锁经营,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更多相关文章吗?请添加微信号caz93888每天为您更新励志,销售,管理,商战案例,等经典文章,免费学习.此微信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欢迎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