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已经退居二线的舒尔茨再次出山,担任首席执行官。通过一线的调研,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源——公司正在背离自己的价值主张,太偏重“卖咖啡”,并忽略了“以人为本”。追求销量的背后,牺牲的是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和盈利水平。他更发现,员工们感到自己被忽视了。每个人都在谈论“我”,而非“我们”。不再有人关心“我们是谁”“在星巴克,我们要干些什么……”在霍华德的把舵下,通过一系列艰难的选择,于2009年财务年度第三季度扭亏为盈。
启示:创业难,守业更难。守业,一方面要依靠专业化团队的运作,另一方面,公司的价值观、使命与愿景更要反复地让各级员工充分理解,确保公司发展方向的一致性。考验管理者的是,一旦创业者离开企业,价值观是否依然能够被坚定不移地理解与执行。偏离了创业者价值观的星巴克,在2007~2009年出现的危机,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价值观的 “软实力”。
星巴克对中国企业家价值观的启示
星巴克的奇妙之处在于让每一位平凡的人(咖啡豆的种植者、供应商、员工、客户、社群)都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被尊重的美好与幸福,并且每一位都成为幸福的使者,形成了对人文情怀的认同,强化与共振。这就是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讲的"自我实现主义" — 让每个看似平凡的人,找到一种精神状态,从内心深处感到自我价值实现,活出真我,并感受社会对他的认同。我想,当中国的领导者们对90后员工感到头疼,不知如何管理的时候,星巴克的价值观,是很有启发的。
中国的企业家,正面临着价值观打造的三部曲:企业价值观的缺失,到朦胧式觉醒,到具有普世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公司价值主张、使命与愿景。
最近一两年在创业者中间流传的热门词 “情怀”,让我为之兴奋。因为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有了对使命与愿景的朦胧式的觉醒。于是冒出了褚时健的褚橙、锤子手机、游侠汽车等。在未来,或有更多的年轻创业者与企业家,能梳理出公司的价值观,愿景与使命。
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企业,他们更在关注如何打造未来伟大的中国公司。当我在2011年遇到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他就提及,并购沃尔沃之后,如何打造一家值得尊敬的全球性的中国跨国公司,这样的公司价值观与文化应该如何定位。我想,答案就在于到具有普世价值与人文关怀。
今天中国的企业家与创业者们,一部分人在担忧着“新常态”,一部分在互联网和资本的喧嚣中,追求着超高速的成长,两者都可能忽略企业的使命与愿景,甚至忽略了商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客户的产品与价值创新,扎实整合内部资源,并且做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
企业家个人的格局与气度,自身的人文修养,决定了公司可以走多远。初级层次的价值主张,寻求的是“自我成就”,更高级别的价值主张,放下了“我执”,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对每个人的尊重”“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文化。
中国的企业家们,在奔波劳碌之余,更该花点时间修身立德,提升境界,形成鲜明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引领公司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