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就输了呗,老子再闯一次嘛。
01
我的性格中曾有一处明显的弱点,太想赢但又输不起。
十岁时参加学校运动会,不擅长跑步的我最后一个跑过二百米的终点线,还未下跑道便急迫地对人讲,“我今天鞋子不舒服……”
十四岁时和小我四岁的表弟打牌,表弟聪明伶俐又技高一筹,我眼见他的牌顺利出手只剩下薄薄的几张,我甩开一把烂牌,污蔑表弟“你耍赖!”
十八岁时因为一次月考成绩不理想,我撕碎卷子,趴在桌子上痛哭,哭到声音嘶哑,哭得惊动了半个班级,甚至生出从教室窗户跳下去“一了百了”的想法。
……
在那些年里,已经习惯旁人对我说,“这孩子好强,以后一定有出息。”
却在后来的日子里感触到,“要强”是强者的共性,但输不起绝对是弱者的态度。
02
最怕和一种人打交道。
他们问我这样的问题,“恨死现在这份工作了,一直想换个营生,但是会不会到头来还不如现在过得好呀?”
他们也说,“我好想出国,做梦都想,但是我家境不富裕,你说我万一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养活自己怎么办……”
他们也说,“和恋人在一起有些日子了,两个人相处一般,不是特别满意,你说我应该分手去找个更好的人吗,但万一我找不到怎么办呀?”
……
诸如此类瞻前顾后的问题,即便用力去回答,很久之后依旧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大多数人五年之后的生活没有丝毫变化,做恨死了的工作,和不爱的人结婚,诗和远方都成了别人的。
到头来才幡然醒悟,人生哪有那么多需要担忧的“万一”,每一道坎原来都有能跨过去的力气。
如果当初直面内心,辞掉工作,奔向远方,去爱真正爱的人,就算跌倒了也可以再爬起来继续走,现在的自己还会是这般疲惫吗?
那是怕输的从前,却给了你输掉的今天。
03
我常说远行是我的修炼,朋友常问我,“此路收获几多?”
还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敢输是我最大的收获。
五年前的人生,没有钱没有绿卡没有“输了就输了”的霸气,这几年吃过苦受过累独自消化过委屈,从学会“如何赢”,到学会“习惯输”。
我输掉过工作,输掉了青春,输掉安稳,输掉爱情,输掉很多好想法好机会还有十万分的努力和期待,一度把自己输到社会的最底层,输到无人支持的境地,输回失败者的状态……
可即便在最糟糕的时候,我也从未有过逃避放弃抑或是终结人生的消极想法:工作丢了那就找一份更好的,爱错了就重新开始新的旅途,写的字无人看那就默默坚持,创业失败了那就重整旗鼓再次出征……
我不再是那个输不起的小女孩,我长大了,并长出一些英雄的气度,在输的状态里保留赢的信念,大胆去尝试人生,输就输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心怀信念且坚持够久,我相信自己就能把输掉的东西一点点赢回来。
从踏上远行这条路起,我也遇见很多同路人,二十几岁独自去远方闯荡的年轻人,客观条件差别不大,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踏上异乡土地的那一刻,一无所有,且前途渺茫。
可我开始在远行的人群中发现,在同等条件下,人与人的生活竟会产生巨大的差别。
无需很久,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看到一种人陷于困境停滞不前,怀抱着“万一”的忧虑紧紧不放,而另一种人已经跳出了窘境,正在致力于新的生活,哪里都能成为新生的福地。
如果去看一看两种人的生活态度,不难发现,前一种人往往顾虑重重万事谨慎,他们瞻前顾后,极其怕输。后一种人破釜沉舟勇敢洒脱,敢输敢赢,摔倒也跌跤,但偏偏马上爬起,再一身活力地迎上去。
前一段时间,和两个久未相见的朋友联络,得知几年前两个以厨师为梦想的男孩子,一个还在抱怨着那份当年欲辞未辞的工作,一个已经成为了高级餐厅的大厨,在热气腾腾的炉灶间给我发来满是美食气息的问候。
想起几年前认识他们的时候,我们均走在梦想的路上,一个万分纠结地问我,“我这份工作稳定薪水高,万一辞职去做厨师失败了可怎么办呀?”
一个则爽快地辞掉工作去餐厅洗碗,对我说,“哈哈,等着我从洗碗工成为神厨的那一天!”
04
从前常以为,那些如今看起来生活平顺事业有为的人,一直走运。
后来才发现很多人第一步就输的极惨。
大卫·芬奇导演电影处女作《异形3》时连自己都无法接纳成品,影片备受争议且相当糟糕。
马云早年高考几次失利,为生计做过数份工作,创业之初被称为“骗子”,缺乏资金亦缺少支持。
李安在成为声名显赫的导演前,输掉了自己七年的时光,那七年里他碌碌无为,靠妻子一个人养家糊口。
最近读余华的《兄弟》,感叹其中李光头从一无所有到坐拥金山的故事,也未必不是真实人生的缩影。
他的人生从贫穷中来,又几度陷入一无所有的境地,人性中有不被称道的无赖成份,可我最佩服他每一次失败后,却能保持着“我会赢”的体面。
“输就输了呗,老子再闯一次嘛。”我猜他就这样想,他摔倒的次数最多,也数他活得最自在,最神气,最潇洒。
生活处处是哲学,愈来愈发觉,“万一……”与“那又有什么关系!”不仅是两种心态,或许也会把你带到两种不同的人生。
年轻时最好的事是有梦想,最坏的事是有梦想但又极怕输。
输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摔倒了就站起来,继续走,一直走到赢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