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商学院 >案例分析 > 顺丰新棋局:千亿市值背后隐忧待解

顺丰新棋局:千亿市值背后隐忧待解

2017-03-15 来源:第一市场营销网 浏览数:1194

截至3月14日,国内快递业龙头顺丰控股(002352.SZ)的总市值已达到2556.23亿元,成为深市第一权重股。3月12日,顺丰控股发布2016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79.55%。

  导读:截至3月14日,国内快递业龙头顺丰控股(002352.SZ)的总市值已达到2556.23亿元,成为深市第一权重股。3月12日,顺丰控股发布2016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79.55%。顺丰上市后交出的首份成绩单可谓亮眼。但这并不能掩盖其目前面临的问题。除了速运板块,在顺丰庞大的体系中,其他板块大多乏善可陈。其中,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商业板块,因经营不善沦为鸡肋。而顺丰的核心业务,速运板块一直坚持的自营模式,也自2014年开始悄然发生变化,由原顺丰员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伙伴计划”出现。顺丰称此举是为了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外界的解读则是“变相加盟”,以此减轻自营模式带来的资金压力。顺丰或早已感受到了资金压力,这成为其后来食言、最终上市的动因。而即便如今已经登陆资本市场,但在顺丰内部,“降本增效”,仍是频繁被提及的字眼。
  
  3月12日,顺丰控股(002352.SZ)发布了2016年年报。2016年,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79.55%。这是顺丰控股上市后披露的首份成绩单。
  
  半个月前,2月24日,一直被外界认为低调、神秘的顺丰掌门人王卫,以一身休闲服搭配黑框眼镜,出现在深交所顺丰控股的上市仪式上。顺丰成为继“三通一达”之后,第五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快递公司。顺丰控股的上市受到二级市场的热烈追捧,截至3月14日,公司总市值已达到2556.23亿元,为深市第一权重股。
  
  准确地说,顺丰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为其核心业务速运板块。不过顺丰的野心显然不止于速运,将上市公司命名为“顺丰控股”而非“顺丰速运”,耐人寻味。
  
  但在辉煌背后,围绕顺丰仍有问题待解。其中,曾经颇受王卫重视的顺丰商业板块,在公司上市前夕被剥离。除了持续亏损,作为商业板块线下运营平台的“顺丰优选”,自2014年问世以来已3次更名。一位顺丰商业BG内部人士向网易财经透露,该板块的员工数量已越来越少。
  
  为何此前坚持“不上市”的顺丰最终食言了?是否是在快递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的情势下资金链承压?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直坚持“自营”的顺丰速运板块,一种类似于加盟形式的“伙伴计划”,已经悄然推出。
  
  速运业务一枝独秀
  
  自2016年5月抛出“借壳”鼎泰新材方案,再到如今上市,顺丰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顺丰上市计划或早已有迹可循。2015年,顺丰挖来摩根士丹利亚太区投资银行部原副主席梁翔担任副总经理,负责资本运作。梁翔此前曾主导和参与过包括碧桂园、雅居乐在内的多家内地房企在港上市项目。
  
  在顺丰庞大的体系中,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主要资产,为其核心业务速运。截至2016年9月22日,顺丰旗下有13家全资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以及49家主要境外下属企业。其中,全资子公司包括顺丰速运、顺路物流、顺丰科技、顺丰航空、丰泰产业园投资等。
  
  从公司结构可以窥见顺丰的布局设想。根据交易报告书,顺丰将旗下板块分为速运事业群、金融服务事业群、产业园运营中心、顺丰航空和顺丰科技五大业务部门。
  
  具体来说,速运事业群下设冷运事业部和国际事业部,分别负责生鲜医药、跨境物流等业务。此前,顺丰曾表示将向单票收入和利润率更高的生鲜食品、医药等冷运业务拓展。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是,冷运事业部直接向总部汇报工作内容,由此可见王卫对此块业务的重视。
  
  顺丰航空和顺丰科技,更多程度上是为速运物流业务服务。
  
  产业园运营中心,顺丰表示旨在“为电商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开资料显示,顺丰在安徽芜湖、湖南长沙和浙江嘉兴的电商产业园项目,已经先后签约或开工。
  
  变动最大的是金融服务事业群。在挂牌之前,顺丰曾两次修改交易方案,对金融业务进行剥离。2016年7月26日,顺丰宣布将剥离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乐丰保理和顺诚融资租赁资产100%股权,价值约7.96亿元。当年9月27日,顺丰再度表示,将转让其持有的中顺易31.8%股权和共赢基金10%股权。
  
  对此,顺丰的解释是“为保证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实施”。但两次转让后,顺丰金融服务事业群所运营的小额贷款、保理业务、融资租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均已剥离,仅剩下第三方支付业务“顺手付”及相关物流增值服务的运营。
  
  “巧合”的是,顺丰上市当日,王卫向40万员工发了金额总计14亿元的红包,渠道正是顺手付。顺手付于2015年4月推出,网易财经获悉,为了推广这项支付业务,顺丰员工均被要求安装该应用程序,且员工的部分工资也是通过顺手付下发。不过从公开资料看,顺手付目前表现平淡,“功能拼凑,毫无创意”曾有用户如是评论。
  
  对于顺手付,易观国际金融高级分析师李子川曾分析称,顺丰借上市契机发放红包及开户申购优惠活动,会对流量起到促进作用。顺手付在去年四季度活跃用户约为百万水平,持续下降的势头有望得到扭转。但相信用户的新增更多仍会集中在集团内,对外部用户的吸引有限。
  
  商业板块沦为鸡肋
  
  除了部分金融资产,顺丰此次上市,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商业板块也被排除在外。
  
  2015年9月底,顺丰将顺丰电商和顺丰商业的100%股权,分别以1元的价格转让给顺丰商贸控股。后者由顺丰控股的控股股东明德控股持有76%的股份。对此,顺丰的解释是:“从自身经营战略出发,为更加专注于快递物流服务的主营业务,提高资产的运营质量,保护股东利益。”
  
  顺丰电商和顺丰商业是顺丰商业板块的主要构成,其中顺丰电商负责线上运营平台,顺丰商业则负责线下运营平台。线上平台“顺丰优选”,于2012年5月正式上线;线下平台则是定义为“网购服务社区店”的“嘿客”,于2014年5月开业。
  
  虽然顺丰剥离商业板块的理由是为“聚焦主业”,但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商业板块在顺丰投资版图中所处的尴尬地位。根据交易报告书,顺丰商业板块2013年、2014年获得营业收入3.44亿元、10.40亿元,分别亏损1.26亿元、6.14亿元。
  
  作为顺丰O2O的重要一环,嘿客店内商品以图片的形式贴在墙上或者展板上,消费者可以用手机读取二维码查看商品详情,选定后在线上平台顺丰优选填写订单。商品则由顺丰的物流送达,或者在嘿客自提。
  
  开业之初,顺丰方面曾设想嘿客以“物流+电商”的模式,打造完整社区O2O闭环,甚至高调宣布,未来一年内全国开设不少于4000家嘿客。但此后嘿客的发展未能如人所愿。虽然截至2014年年底嘿客在全国的门店已达2975家,但由于业务没有起色,嘿客被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是“鸡肋”。
  
  对于嘿客最早的定位,知名电商评论员简江对网易财经如是质疑:“为什么我不可以在家里下单、用手机下单,要跑到嘿客店里下单?为什么付钱后不能直接把东西拿回家,还要扫描二维码等送货?归根结底,嘿客是顺丰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消费者的需求。”
  
  在开业一年之际,顺丰方面宣布嘿客更名为“顺丰家”,部分嘿客门店向顺丰家优化升级。这是顺丰商业线下布局战略的第一次改变。升级后的顺丰家,不再以向线上导流为目的,不再以图片展示、网上下单为主要形式,开始逐渐增加实物展示,产品类目增加了母婴海淘、生鲜。
  
  但这一举措并未能扭转颓势。2016年9月,顺丰家又更名为“顺丰优选”。彼时顺丰方面解释,以后线上线下统一品牌叫顺丰优选,代表的就是顺丰商业。在更名的同时,顺丰优选店内开始销售水果、大米、海鲜、牛奶等商品,逐渐演变为线下门店。
  
  “商业板块确实一直没发展起来,员工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一位顺丰商业BG内部人士对网易财经坦言,“公司内部对这一块很重视,也花费很多资金、想了很多办法来改变这个局面,但效果都不太明显。”
  
  这位内部人士透露,去年顺丰内部曾推出“神秘顾客”计划,即内部员工申请成为顺丰优选“神秘顾客”,到线下门店随意购买商品,回来后上交一篇体验报告即可获得100元奖励。每名员工最多可选3家门店,一家门店有100元奖励。
  
  “可能是想以此获得员工的建议,”这位内部人士分析,“但这样算下来,仅这个活动的投入成本就不低。”或因如此,神秘顾客计划实行了不到3个月便不了了之。
  
  对于商业板块目前遇到的问题,顺丰控股方面对网易财经表示,虽然商业版块已经剥离,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但对于顺丰打造一体化的物流服综合服务商有深远的意义,顺丰商业的管理层会以一种成熟的、负责任的态度对待顺丰商业。目前顺丰商业正在稳步发展中。
  
  “自营变加盟”争议
  
  事实上,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顺丰并未将上市纳入计划之列。6年前,王卫曾说过,“上市无非是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将变成一个赚钱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极为不利”。
  
  不过,在快递企业蜂拥登陆资本市场的浪潮下,顺丰也改变了主意。
  
  2013年8月,顺丰进行了成立20年以来的首次对外融资,引入4家投资机构,合计融资80亿元。当时王卫对外表示,顺丰将转型为多元化发展的“重资产企业”。而在借壳时,顺丰方面坦言,在竞争日益激烈、行业整体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快递企业需要外部资本的帮助,以完成向重资产型企业和综合物流供服务应商的转变。
  
  顺丰其实早已背负严峻的经营压力。由于顺丰速运板块的自营模式产生了高昂的管理、运营费用,其毛利率要低于采用加盟模式的“三通一达”。2015年,顺丰的毛利率为19.8%,圆通、韵达、申通和中通4家快递公司的这一数字均高于顺丰,分别为20.6%、30.9%、34.3%和34.3%。
  
  顺丰速运板块一直坚持的自营模式,自2014年开始悄然发生变化。这一年,顺丰低调推出“顺丰伙伴”计划。在该计划下,顺丰划分区域,由自愿参与计划的内部员工竞标承包片区,员工中标之后办理离职,成为顺丰“伙伴”,自行组建收派员团队负责中标片区业务。被“伙伴”承包的片区,须沿用顺丰的各项速运标准和奖惩制度,但自负盈亏,员工的工资、破损件赔付、物料购置之类的亦自行负责。
  
  有传闻称,对于“伙伴”负责的片区,顺丰实行3个月的试运营期,3个月后不合格者将被淘汰。参与过伙伴计划的员工均可重返顺丰工作,不过此前的工龄将被清零。
  
  对于伙伴计划,顺丰称是为了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外界的解读则是“变相加盟”,以此减轻自营模式带来的资金压力。顺丰内部人士对网易财经表示,“伙伴”并不等同于顺丰员工,但区别于其他快递公司的加盟商,拥有一定自主权,又存在一些限制。
  
  针对外界对顺丰伙伴计划的质疑,顺丰控股方面向网易财经解释称,为了积极响应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落实国家鼓励服务外包的政策,顺丰通过鼓励员工创业或与劳务服务提供商合作等方式,将末端收派服务环节外包。由于顺丰在品牌、网点、设备上统一提供,且保证统一服务质量标准,所以顺丰能在既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又提高各业务环节的运营效率。
  
  除了速运板块,顺丰优选的线下门店也开始招募加盟商。顺丰优选招商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网易财经,无论是顺丰内部还是外部的人,均可承包现有门店,需交保证金10万元;新开门店则要交保证金30万元,装修、货架、商品由顺丰统一安排。
  
  这是否意味着,自定义为“多元化重资产企业”的顺丰,已经感受到了资金压力?实际上,在顺丰上市前,曾有媒体分析其财报后指出,快递龙头的资金已经捉襟见肘:“截至2015年年底,顺丰控股拥有货币资金36.2亿元。除此之外,顺丰控股短期内可用于支付的款项合计为141.5亿元。不过,顺丰控股短期内需支付款项合计137.9亿元,这意味着顺丰控股可用于支付的流动资金款项只有3.6亿元。”
  
  不过,对于是否是“为了钱”上市,王卫在顺丰上市当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会变得更好,这是我们上市最大的目的,就是融更多的资金去提升服务水平,能服务更多客户。”
  
  而今,虽然已经如愿登陆资本市场,但在顺丰内部,“降本增效”,仍是频繁被提及的字眼。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求职者智联招聘找工作 被无营业执照公司骗走12万
阅读下文 >> 马云进军美国遇强劲对手:收购价力压蚂蚁金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school/show.php?itemid=2517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