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在丢掉了乐视网CEO的头衔后,贾跃亭个人将全线押注深爱的汽车产业,很快会增加两个新职务。
第一财经记者从乐视内部独家获悉,贾跃亭已出售了美国电动汽车公司LucidMotors的股份,他所持的商业地产项目“世茂工三”也在寻找买家之中。同时,贾跃亭将在近期担任乐视全球汽车生态的董事长,也可能补缺美国超级豪华车公司FaradayFuture(下称“FF”)的董事长一职。
为了造车,贾跃亭曾放言“即便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后来一语成谶,他所执掌的多个业务因为造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局,他变卖了自己的资产、质押了股权,甚至辞去了上市公司体系中CEO的职务。
“贾总会把精力主要放在汽车融资、全球化管理团队搭建和公司治理、产品研发测试和生产保障等方面。”接近贾跃亭的乐视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汽车的A轮融资也很快启动,目前正在寻找中东主权基金等投资人,可能在年内正式完成。
A轮融资从何而来
产品的推出需要资金的支撑,对于乐视造车本身来说,其第一步则是如何解决钱的问题。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乐视汽车正在通过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和欧洲投资基金募资,乐视还计划出让去年30亿元买入的北京商业地产项目“世茂工三”用来发展汽车业务。此外,贾跃亭个人也已把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LucidMotors的股权全线撤出,获得数亿美元资金。
入股乐视的融创中国(01918.HK)董事局主席孙宏斌最近就曾主张,对于乐视的非上市公司体系,该卖的卖,该合作的合作。
乐视集团今后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上市公司和汽车业务上。2016年5月17日,乐视控股豪掷29.72亿元收购世茂股份持有的北京财富时代置业有限公司,以及世茂商管持有的北京百鼎新世纪公司100%股权。自此,这家互联网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乐视生态的多重玩法也因该地产项目的出现被进一步印证。但是,随着乐视对非上市公司体系的整顿、乐视汽车对资金的渴求,与上市业务、乐视汽车及FF无关的项目,也就此止步。
贾跃亭对硅谷初创企业LucidMotors公司的投资,显得十分低调。后者是一家致力于研究、开发和生产电动汽车核心动力系统的高科技公司,C轮融资时,北汽集团以1亿美元入股,约占25%股份,同年6月,乐视也投资数千万美元。2016年初,北汽集团由于“战略转型”而转让了全部股份,据相关媒体报道这部分的股份被乐视接入。
不过LucidMotors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贾跃亭是很好的投资人,他没有干涉我们的发展,乐视汽车只是占股较少的投资人之一,目前没有绝对大股东,控制权仍然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今年3月,该公司的首款豪华轿车LucidAir低至6万美元的起售价被公布。但该企业的CTO罗林森明确表示,新车LucidAir是独立研发的,乐视并没有参与,也没有技术合作。去年11月,该公司也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兴建总投资7亿美元的工厂,目前正在进行D轮融资。
对于债务缠身的乐视来说,如果初创公司LucidMotors、FF以及乐视超级汽车工厂都由乐视或者贾跃亭出面融资,并不现实。在目前资金紧缺的状况下,贾跃亭也只好从LucidMotors先撤出,股权转换而来的数亿美元资金可继续用于乐视超级汽车和FF的业务发展。
汽车业务身兼多职
专注造车的贾跃亭,在乐视汽车中将扮演更为重要且实质性的角色。乐视内部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贾跃亭将近期出任乐视全球汽车生态的董事长。不出意外的话,他也将补缺FF的董事长这一职位。
过去,乐视超级汽车前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丁磊在乐视汽车全球布局中承担着重任,他还曾“执掌”贾跃亭以个人名义投资的FF公司实际业务。不过FF公司的董事长这一职位倒是长期空缺。
今年3月份,丁磊称因个人身体原因宣布离职,乐视也对外表示丁磊还会作为乐视生态研究院的战略顾问,继续支持乐视汽车生态发展。而FF现阶段的实际负责人则是其新近聘请的首席财务官斯蒂芬·克劳斯(StefanKrause),他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没有提及FF董事长的归属,但他称:“FF的首席执行官这一职位将在未来四周内公布人选。”
自FF于2014年创建以来,贾跃亭已投资逾3亿美元,并将继续对该公司进行注资。与此同时,FF也希望将未来获得的A轮融资(10亿美元)中的首批5亿美元部署到位。
由于乐视陷入资金困境,FF计划从新的投资者中获得10亿美元资金。知情人士透露,贾跃亭从Lucid撤资的数亿美元预计于7月份到位。到第三季度时,FF还会获得5亿美元的首轮A轮融资资金。克劳斯称,这笔资金将部署一项为期两年的计划,主要有五个重要目标:开工建设位于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的工厂,继续研发公司的第一款汽车FF91,设计其姊妹品牌LeSEE,支持中国工厂的发展,准备美国的销售基础设施。
“此前的10.8亿美元融资,推动了我们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布局的推进。下一轮融资,还将进一步加速产品的量产进程。”乐视汽车方面回应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