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谈技术 >其他部件 > 钢筋混凝土风力发电塔风致动力响应分析

钢筋混凝土风力发电塔风致动力响应分析

2012-08-13 来源:《风能》 浏览数:1417

  风电机组风轮直径为64.35m,三片桨叶具有循环对称性。鉴于桨叶结构异常复杂,本文采用刚度等效原则,构建了变刚度壳体(SHELL181)叶片模型。机舱长9.8m,宽3.22m,高3.01m,质量68.5×103kg,将机舱及其内部构件视为一个整体,借助三维梁单元(BEAM189)来模拟即可达到很高的精度。钢筋混凝土风力发电塔高66.35m,塔底直径3.9m,塔底厚度0.3m,塔顶直径2.55m,塔顶厚度0.2m ;混凝土标号C30,弹性模量3×1010Pa,泊松比0.2 ;钢筋为HRB335,弹性模量2.1×1011Pa,泊松比0.3,可采用复合壳单元(SHELL181)对塔筒进行有限元建模。复合壳单元可用来模拟由多层复合材料所组成的结构,定义该单元时需要给出每层材料的属性和厚度。可将塔筒沿壁厚方向分为5 层,即内外混凝土保护层、内外纵向受力钢筋层和两层钢筋之间的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取实际厚度,结构中离散的钢筋则按照面积等效原则弥散成厚度不变的钢筋层,层与层之间按照实际结构顺序排列(图1)。在建模过程中,将塔身分成4 段,每段根据塔身的实际配筋情况赋以具有不同厚度的钢筋层。自下而上四段的纵向钢筋总配筋量(包括外排纵向钢筋和内排纵向钢筋)分别为78716mm2、64468mm2、51516mm2 和26788mm2。塔底采用10×10×1.80m3 的圆形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借助混凝土实体单元Solid65 进行模拟。基础之下土体的泊松比0.3,密度2100kg/m3,剪切模量5.2×108Pa。在建模过程中,存在着叶片、机舱、塔筒、基础四个基本构件,不同构件之间的网格密度因为拓扑形状各异而难以达到完全一致。因此,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成为有限元建模的难点。本文采用多点约束单元(MPC184)来实现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完成了风力发电高塔系统“叶片-机舱-塔筒-基础”一体化建模(图2),有效地解决了构件之间的滑移问题。根据效率与精度均衡的原则,钢筋混凝土风力发电塔划分了1608 个单元。

图1 钢筋混凝土塔横截面分层图

图2 风电机组一体化有限元模型

  3 风场模拟
  风电机组风速场可分为两部分:桨叶风速场和塔体风速场。事实上,无法也无需对模型中所有点进行风场仿真。在本文中,对风电机组整体结构进行离散,所有叶片均等效为3 个均匀分布的集中质点,一共为9 个集中质点。塔筒(机舱)离散为非均匀分布的6 个集中质点,各点的具体位置见图3。等效集中质点为动力计算时需要输入风速时程的计算点,本文主要进行这些点上的风速时程模拟。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参数化高精度整机模型对风电机组设计的意义
阅读下文 >>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的研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tech/show.php?itemid=13607&page=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