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前针对螺纹副摩擦系数的检测设备主要是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检测报告也就以欧洲习惯的符号表示,所以这里有必要将欧洲的上紧力矩、预紧力与摩擦系数的公式解释一下:
式中:T—上紧扭矩
F—预紧力
P—螺距
D0—支承面外径
d2—螺纹中径
dh—螺栓通过的垫圈或支承零件的孔径
μb—支撑面的摩擦系数
μth—螺纹摩擦系数
其中:
式中:Tt h—螺纹扭矩
Tb—支撑面的摩擦扭矩
Db—支撑面摩擦的有效直径
这里有两个摩擦系数,一个是支撑面摩擦系数,一个是螺纹摩擦系数,它们分别对扭矩转换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看一组据。
从检测数据中可以看出,当螺纹摩擦系数一定时,K/ μ随支撑面摩擦系数变化小,而当支撑面摩擦系数一定时,K/μ 随螺纹摩擦系数变化大。也就是说,在两个摩擦系数中,要考虑K值稳定,让轴力符合设计范围并均匀一致,就要对螺纹摩擦系数更加关注,即在实际装配操作工艺过程中对螺纹摩擦更加重视。在螺母上紧的实际过程中,前期在螺母未拧到接触面时的松配合情况下,螺母的螺纹朝着螺栓头的一面与螺栓接触,而在后期预紧扭矩上升的过程中,螺母的螺纹是背对螺栓头的一面与螺栓接触,为了保证在后期有充足的润滑剂填充在螺纹副接触面之间,从工艺上保证螺纹摩擦系数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扭矩系数的一致性,进而保证预紧力均匀一致,这里建议在螺栓上涂抹润滑剂时采用刮涂的工艺,让牙扣中充满润滑剂。
同时,研究发现,在螺栓松动时,往往先是螺栓和螺母的螺纹啮合部位发生松动,之后才是支撑面的滑动。(Tanaka, M.,Hongo, K., and Asaba, E., 1982,“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Threaded Connections Subjected to External Loads,” Bull. JSME,25, pp.291–298.)也就是说,在相同表面状态的条件下,螺纹摩擦是弱点,(这从上紧力矩的分配中也可以看出),要考虑防松,我们也要对螺纹摩擦系数多关注一些,与检测数据的表格分析一致。但这并不表明支撑面摩擦就不重要了,因为毕竟其摩擦占力矩分配的50%,前述分析是相对而言的。
摩擦系数增大,则上紧力矩转换成预紧力的比例减小,要得到相同的预紧力,上紧扭矩必然需要增大,而过大的上紧扭矩会导致工具易损、操作危险等。摩擦系数减小,则上紧力矩转换成预紧力的比例增加,在相同的上紧力矩下,会引起预紧力的倍增,如摩擦系数过小,则预紧力与上紧力矩的关联敏感性过强,会放大上紧扭矩误差,易引起过载;同时摩擦系数过小,在相同的预紧力条件下,上紧力矩就会很小,这样松动力矩必然也很小,螺栓易松动,风电机组可靠性大大降低。
那么摩擦系数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才合适呢?目前笔者没有找到可以计算的公式,只有一个经验值供大家参考。在德国,推荐的摩擦系数范围是0.07 0.12。这里要注意的是,3个摩擦系数都应在这个范围内,即螺纹摩擦系数、支撑面摩擦系数以及总摩擦系数都必须在0.07 0.12 之间。摩擦系数大于0.12,则上紧力矩会过大,小于0.07 则可能导致易松,在这个范围内,被认为是合适、可靠的。
综上所述,我们在考虑风电螺栓紧固问题时,不能仅仅关注扭矩系数K,还要关注摩擦系数μ,这才能让我们的风电机组更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