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先后发生多起风电机组倒塌、着火、飞车事故,这些事故在给风电投资商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很多时候这些事故的发生与风电场的运维质量直接关联。伴随着过去几年我国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风电场的质保期内运维服务也将结束,众多的机组维护工作将逐步由风机制造商质保服务转化为由客户独立负责维护的模式。针对当前业内凸显的上述问题,本刊记者通过访谈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源科创”)的相关人士,梳理出了一些需要风电场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并简要评述了天源科创的相关业务情况,以期对行业的良性发展能够有所启示。
风电场运维的关键问题
世界范围来看, 当前风电场的运行寿命在20-25年之间。在风电场近30年的运行过程中,度电成本能够综合项目发电量和总体运行成本投入两个评价维度;立足于风电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风电项目度电成本的有效管理是风电场运维管理的关键问题。
按照世界范围内系列运行时间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风电项目的统计数据,自然状态下总体上风电项目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成本呈现波浪式特征,特定时段内机组的故障、报修成本还存在明显上升的特征。对于运行阶段的风电场而言,对特定项目潜在运行故障的预判、应对能力显然也直接关系着其度电成本。常规来讲,针对特定风电项目,主动运维的工作密度提高,显然能够有效减少机组故障、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发电量,但同时运维成本也会同步上升;如何合理把控项目运维的工作密度和节奏、有效控制度电成本是体现运维作业专业水准的重要环节。
风电场运维的基本现状
当前,风电项目的运维作业模式总体有三个层面:一是聚焦于故障后处理运行维护,该类模式立足于项目故障发生后的及时补救,成本高昂的同时也明显被动,影响项目利用率;二是通过定检运维的形式力图对项目的一些潜在问题能够提前发现和有效规避,这种模式一定程度可以降低运维成本、提供项目机组的整体利用率,但显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无效定检作业;三是以系列控制手段、工具和机组历史数据的有效积累和合理应用为基础,能够对项目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合理预判,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适时、主动运维,将机组的潜在故障、问题提前处理。
显然,第三个层面的运维模式通过有效提高系列运维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的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项目的整体运维成本,提高机组的整体利用水平,从而有效控制项目整体的度电成本,切实保障项目的安全稳健运行和整体收益水平。
天源科创的运维服务业务概要天源科创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风电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自成立之初,公司就秉承技术先导的管理理念,基于多年的风电服务实践培育了一大批风电专业维护人才。天源科创提供的运维服务,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客户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致力于实现风电场发电效益的最大化,致力于通过技术、管理的持续创新实现风电场综合收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