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 可见,仅考虑几项不易数字量化的折减系数的情况下,若只改变其中一项折减,对同样的理论发电量( 未折减前) 来说,折减后的理论上网电量相差2%( 从83% 到81%),也就是说,对于一个49.5MW 的风电场来说,全年理论上网电量在不同的折减系数下,将出现大约200 万千瓦时的误差。这说明折减系数对发电量估算影响很大,但又没有明确指标说明风电场在某种风况条件下,或电网条件下,应该折减多少值,所以无法明确确定某一风电场条件下的折减系数。用于理论发电量的折减,不确定性较大,实际应用意义不大。
另一方面,理论上网电量的测风数据是经过附近气象台站,在考虑了大风年、小风年后,进行长期修正过的平均值,数据更能代表该风电场区域的常年风资源状况;其计算是基于该( 平均) 测风数据,对一个风电场全生命周期(一般陆上为20 年)内,通过各种折减系数的假设后计算所得。
而实际发电量仅仅是具体的某一年中,该风电场实际的发电量,进行后评价的这段测风数据因为没有进行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