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性能五组配比均能符合使用要求;
从柔韧性分析得出,稀释剂添加比例越多,柔韧性的越差,合适添加比例应该控制在9%~12%之间;
由拉开法分析附着力,稀释剂添加比例为12%时,附着力得到最大值(5MPa),其剥离方式也最好(表层剥离)。稀释剂添加比例向下调整则变成整体剥离,向上调整则剥离渐无规律;
对于下道漆配合性,除3组出现针孔外,其他都效果良好,与面漆配套性较为良好,如出现偏差,应为人为操作导致;
对于全光谱人工气候老化的分析来看,腻子长期自然光照必然导致变色、失光以及粉化。200h后已经基本变色、失光以及粉化基本已经达到一致(损坏极限)。对比100h情况来看稀释剂添加量在15%时,老化速度最快,失光率接近64%,其他比例未出现过大偏差。
腻子在场内工序完成后,如果未进行下道漆喷涂,且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潮、阳光下,本就容易变黄、粉化,通过实验数据得出,100h基本已经达到变色3级以上并伴有轻微粉化,故腻子工序结束后,应在至少24h内进行下道漆喷涂。
综上所述,2(12%)组数据较为优秀,实体实验中板材实验结果观测也较为优良,其次为1(9%)组。故稀释剂添加比例在9%-12%之间其各项力学性能完全满足针孔腻子的使用要求。
如果需要改进为为腻子喷涂工艺,最佳稀释剂添加量应为9%~12%。
本文着重介绍了针孔腻子在风机叶片上的运用和工艺优化改进,详细探讨了改进实验中的具体步骤与方式,并对实验结果做出综述,给出参考。对同行及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剑峰,赵群;水性腻子的生产. 河南化工;2001年06期
[2] 张东生;涂料添加剂及作用[J];国际化工信息;2003年10期
[3] 汪源,朱金华,陈兆文,文庆珍; 刮涂腻子的技巧[J];材料保护;2006年03期
[4] 宋玉苏,姚树人,郑淑贞;高分子涂料的防穴蚀性能[J];腐蚀与防护;200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