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锋飞:因为我们的AEC的尾流模型小于3D以后就不准了,所以非要问我维斯塔斯能够接受的最小间距是多少,我们说是3D,但是我想更进一步说的是维斯塔斯可以把风机布到2D,风机之间的尾流的影响是没有正确的模拟出来,尾流模型不适应于2D的间距,所以维斯塔斯在2D这样的分区之间,你不知道他来的尾流到底有多大的,至于你说五排以上的大风场的间距布置,我的PPT能够回答的是我可以做到任意小,也可以做到任意大,只要我最后能提高我的产能。
提问:你好,我想问一下在那种平地里面的布置,你有没有在那种像软件里面得出过你想要的结果。还有原因是什么?因为像现在的软件都可以优化布置,特别像平地资源差别不是很大的时候。
许锋飞:比如说我们,我知道你的问题了,现在有很多的商业软件,有自动优化的一个模型。包括我接触到的,比如说像中国清华大学有一些导师带着他们的学生在做神经元等等的各种方法来优化。我没有舱室过用软件去优化,但是据我所知的,在软件里是有优化器的。但是你优化的时候,你会自己给他很多地条件。至于规则往往限制了他们。我觉得可能在这样的风场的话显然优化不出来最终的2D×3D的方案,会很乱,你虽然很平,但是每一个点位的风速应该还是有一点点的小区别。会根据,这牵扯到每个商业软件内部的优化算法是什么。所以说如果他的主意和我的大脑是一样的,可能会优化这个。
提问:我想评论一下,风机之间的距离的问题,你说得当然很对,有可能会提高这个风电场的效果,来增加这个间距,从这个认证的角度,这个认证有一个风机之间的距离的最小的要求。因为他们会产生更多的涡流,湍流。我们不能忘记这些规则。这些规则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你布局的时候,如果你要再进一步的话可能你说的是对的。
许锋飞:我们可以把风机间距放得任意小,我们最后要不影响风机的寿命。其实我这个不管是复杂风场还是简单的风场,当我回答他的问题的时候,我的风机间距用了2D的,我是保护我的风机的安全性。这个帽子是不能丢的。即便是在简单的风场里我们还是要满足业主的风机二十年寿命。但是二十年寿命也有可能前几年的税率是很低的,也许一个风机让他前几年猛发电,最后几年不发是最好的,我特别想表达的意见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你的老师,有很多的想法是你自己的。但是正如刚才所说的,安全或者是说业主的利益,最后是经济账,业主的风场要成本最低,产能最好。
提问:你好,我有一个很小的问题,我比较关注的问题,您刚才做的工作里面这个开发尾流的问题,你们所用的尾流的模型是什么样的模型,或者是说你在工作中对于这种模型的适用性有没有相应的建议。谢谢。
许锋飞:我们也是用商业软件做产能评估。我们没有独立的做科研机构的对模型的验证。但是我能告诉大家的是维斯塔斯还在很保守的用(瓦斯他8.3),虽然已经有11了,但是我们觉得8.3是更稳定的,更被验证过的。
朱蓉:好,谢谢许锋飞。上前半段结束,
(茶歇)
朱蓉:请大家安静一下,我们下半段的第一位演讲人是来自新疆金风科技的风资源主管胡威先生。
胡威:谢谢朱老师,感谢各位听众。刚才许工讲的内容和我产生了共鸣,无独有偶,我也有一些案例想分享一下。我讲的是风电场全生命周期风资源工作初探这样一个题目。我在八年多的风资源工作当中的一点小小的感触。那么,我想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看我们风资源的工作。我经常会问一些我做风资源的朋友,你设计过多少的风电厂,到实际运行的风电场有多少次,你设计的风场和现在运行的效果怎么样,有没有经过自己的调研。实际上来说,后面两个答案是非常不理想的。就是说我们设计完工厂以后,很少有去看看我们工厂实际运行的效果和结果是如何的。
那么,我想我们用两个风电界的名人名言来说明一下我的思路,第一个,风电是一项长跑,我们风电里面从开发、建设、运行关注过程中的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型是一个很长的链条,是一个过程。对于我们风资源控制室来说,风资源工作更像一个接力赛跑,我们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棒,在交接棒的时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我们要关注过程,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有人都在这里参与具体问题的具体讨论。
第二句话是叫做:出身决定命运。这不是为了说明血统论,而是为了说明我们的机组一旦放在某一个位置以后,它在20年生命周期里面的表现是好是坏已经决定了。你很难去把风机化腐朽为神奇,我们单纯讨论风资源设计这一个环节的话,可能对后期的运维会造成一些影响。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把思路放在更长的线上去。我们先梳理一下我们风资源工作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