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玻璃纤维因其成本低、适用性强的特点得到大量使用,是目前叶片主流增强材料,与许多树脂、成型工艺匹配性较佳,目前具有单轴向、双轴向、三轴向、四轴向甚至三维立体结构等许多编织形式,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使灵活的结构设计得到更好的体现。
但是,E- 玻璃纤维的密度较大,大型叶片的开发对叶片的重量和强度提出新的要求,完全依靠传统的E- 玻璃纤维已不能满足叶片发展的需求,新型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开始应用到叶片中。高模量玻璃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提高叶片的抗风能力,增加叶片寿命,减轻叶片重量。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是叶片发展的新趋势,现已有叶片制造商利用碳纤维制造叶片,多以玻/ 碳混杂为主,但其价格过于昂贵,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2.1.1 性能要求。选择任何一种纤维织物,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叶片设计需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主要包括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1)外观质量。纤维织物无断丝、毛丝、杂质、缺丝和丝束排列不均匀等缺陷。
(2)铺覆性。在叶片曲面上铺放纤维织物,纤维织物在无褶皱、不断裂、不撕裂,纤维无波折、扭结或起伏的情况下,与模具贴合紧密,能够制成与产品相同的形状。
(3)浸润性。
(4)叶片根端模拟试验。根端是叶片结构最厚的位置,不管是树脂还是纤维的选择,均应该进行实际生产模拟,主要是观测其实际灌注情况,有无白丝、发热等异常现象发生。
(5)层压板力学性能。目前所用E- 玻璃纤维织物主要有单轴向布、双轴向和三轴向布。以玻璃纤维织物为例,采用真空灌注工艺制备各种纤维织物的层压板,按相应的ISO 标准进行测试, 叶片一般设计性能基本要求见表1。层压板性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加载荷相对纤维取向的偏轴角、施加载荷类型、材料局部范围内组分材料的性能、组分材料的几何结构以及产品内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