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3 监控数据记录及分析
在15:13:15 机组报“ 发电机超速”停机,从故障的回放机组看,15:13:28 秒机组的三支桨叶均收到90°,机组正常停机。
从机组报警、停机记录和历史回放中的数据分析,有以下几个现象:
2.3.1 在机组停机两分钟后,机舱温度、齿轮箱轴承2 温度和齿轮箱入口温度的变化。在15:13:15,即:机组停机时,机舱温度34.5℃,齿轮箱轴承2 的温度77.4 ℃, 齿轮箱入口温度57℃,发电机轴承1 温度97.5 ℃; 在15:15:14 时, 机舱温度34.5 ℃, 齿轮箱轴承2 的温度74.6℃,齿轮箱入口温度56.6℃,发电机轴承1 温度123.6℃。
由上可知,在机组停机两分钟后,机舱内温度没有变化;齿轮箱轴承2 和齿轮箱入口温度略有下降,因机组停机,转速降低,这两个温度值下降,这与正常情况下的停机情况基本一致。仅是发电机轴承1温度上升很快。
2.3.2 在机组停机28 分钟后,机舱温度还在不断升高。在15:41:14,即:机组停机28 分钟之后,触发“机舱温度偏高”(设置值50℃),说明机舱温度超过50℃,大约每分钟机舱温度上升0.55℃;说明机组停机后机舱有火源。
在15:42:14 又触发了“ 机舱温度过高”(设置值55℃)故障,机舱温度应超过了55℃。仅在一分钟之内机舱内温度就上升了5℃。这说明在停机后28 至29 分钟时分钟之间,在这一分钟内,机舱内的火势可能更大。
2.3.3 在机组停机40 分钟后,齿轮油进口温度和齿轮箱轴承2 的温度也不断升高。15:53:59,即停机40分钟后,触发“齿轮箱轴承2 温度偏高”(参数设置值85℃),从停机到报“齿轮箱轴承2 温度偏高”期间,每分钟上升0.19℃;同样说明,在机组停机后,机舱内还有使齿轮箱轴承2 温度升高的火源或热源存在。
再经过25 秒后的15:54:24,即:停机41 分钟后,触发“齿轮箱轴承2温度过高” (参数设置值90℃)。从触发“齿轮箱轴承2 温度偏高”到触发“齿轮箱轴承2 温度过高”的时间段内,每分钟温度上升11.9℃,在机组停机后,齿轮箱轴承2 的温度不断上升。而且在停机40 分钟前后机舱内的火势更大,这与机舱温度上升相互印证,在停机后,机舱的火势有时更大。如表2 所示,与齿轮箱轴承2 的情况一致,在机组停机后,齿轮箱入口温度也在不断上升。
2.3.4 机组停机15 分钟后,又反复触发发电机轴承1“偏高”与“复位”。在停机15 分钟后,15:38:05“发电机轴承1 温度偏高”复位(设置值90℃); 15:38:52 再次触发“发电机轴承1 温度偏高”; 15:39:22,“发电机轴承1 温度偏高”又再次复位。这说明在15:38 左右在机舱内火势较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机组停机后,机舱内有火源在持续燃烧。火势并不是随停机时间的增长而减小,而是时大时小。
2.3.5 事故前后机组的部分状态参数比较。表2 是事故机组的当天14、15、16、17 时的记录数据,以及在事发时15:13:14 秒、15:13:15 秒的记录数据,没有记录有事故机组16、17 时的发电机轴承1 温度和风速数据,其值均为0,可能是因为传感器烧坏,或接线烧断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