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偏航对风系统的性能也会影响效率,理论上风力发电机的风能捕获功率与风向夹角的公式如下,功率与对风夹角余弦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
式中P为功率,ρ为空气密度,S为扫风面积,Cp为风能捕获效率,v为风速,β为对风夹角。
根据数据分析及多篇文献调研,功率与风向夹角余弦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所以,可以看出偏航控制系统的目标就是减少机舱与风向的偏差β,使得机舱与风向的夹角平均值趋向于零。对风性能好的风机风能利用率高,并且风机的不平衡载荷小,可靠性更好。由于机舱风向标的测定的是机舱风向,和实际叶轮前风向有一定偏差,加上多变的风向,如何从中寻找规律优化偏航控制是风电控制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据我们了解所知,国内一流厂家,通过采用包括基于预测控制、湍流控制、集群控制的思路已经可以实现最优偏航,提升效率。综上所述,《打假》一文对当前业内功率曲线浮夸现象较为严重的现象试图进行简单易行的科普努力,为纠正风电行业上述问题从教科书的公式理解出发,试图作出一些尝试。但是,从文章的分析逻辑来看,显然对风电机组的动态功率曲线的形成原理,控制系统如何作用并进而影响和实现风轮气动效率的捕获等方面理解甚少,也没有注意到国外先进技术的进展,甚至有意无意以“神机”一笔带过显然与其所下结论有出入的重要事实。尤其行文结束,对叶轮直径影响的过分强调,容易误入歧途。我们看来,即使叶轮直径相同,或者说单位千瓦扫风面积相同,各风电机组由于叶轮形式、控制技术、传动链品牌效率、偏航精确性及自耗电和一些创新技术的应用等等上述因素的差异,功率曲线会有极大的不同,这和《打假》一文的结论是最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