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方风力发电网>谈技术 >基础知识 > 风能评估、微观选址常见问题浅析

风能评估、微观选址常见问题浅析

2009-10-29 浏览数:2871

    摘要:风能评估、微观选址工作是风场建设初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降低评估工作中的误差,增强报告的可靠性。

    关键字:微观选址,等高线,空气密度,可行性, 经验积累

    前言

    风能评估、微观选址工作是风场建设初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一个准确、可靠的风能和微观选址评估报告能够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运行,并为风场投资回报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我们在欧洲的同事对风场风能的评估误差可以控制在7%之内,而国内的项目评估,综合折减系数往往高达30%左右。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根据我对近几年所做项目的经验总结和与欧洲同事的探讨,主要原因归纳如下几点:

    1. 现场风力数据测试时间过短,所使用的风力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风电场建设之初,现场风力数据至少需要测试2-3年时间,同时还要获得风电场附近气象站30-50年风力数据,用于对现场测试的风力数据进行长期修正,以增强风场评估数据的可靠性。

    但是在我国,很多项目为了赶工期、追进度,业主往往对现场风力数据只测试一年,甚至更短,也不进行长期修正,从而造成了风场风能评估误差的增加。平均风速的误差每增加1%,风场风能的评估误差就会增加3%。因此,风能评估人员在得到业主所提供的风力数据后,一定要认真整理分析,对漏测的时间段或测试异常的时间段的数据进行修正,以确保得到具有代表性的风力数据,作为风场建设的测算基础。

    2. 风电场地表粗糙度定义存在误差,增加了风能评估的误差。

    风电场地表覆盖物特征会对风电场风能的输出产生重要的影响。森林、草原、农田等不同地表状态的表面粗糙度有很大区别,而我们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的时候,由于手里地图等资料精度的影响,常常会产生误差。

【延伸阅读】

标签:

阅读上文 >> 风电场开发建设中有关问题分析
阅读下文 >> 风电齿轮箱内齿圈的强化途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eastwp.net/tech/show.php?itemid=378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东方风力发电网

按分类浏览

点击排行

图文推荐

推荐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