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和专利权人何立武
摘要:风力发电机的自适应风轮,可实现:风速1米/秒条件下起动;其性能:风速在3~5米/秒条件下,和现有直径相同的风轮相比发电功率至少增加50%。在更大的风速条件下,发电功率增幅会有所下降,但仍会增加。
全球石油和煤炭资源面临枯竭,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并把希望寄托于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但是,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成本远比水电和火电高。据观察,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特别是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多半时间都处于停机状态;部分风电场的风机虽然在转动,但发电量不高;还有个别地方的风电项目被外界称为“形象工程”。综合看来,目前的风电场风机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是什么影响风机效率呢?笔者认为,风力发电机效率高低的关键在于风轮。
一.现有风机风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风机发出额定功率的条件是,风速11~13米/秒(6级风),据观察,北京地区6级以上的大风每年只有几天。现有风机的额定功率往往很大,但年平均发电功率却很小。据了解,北京地区年平均风速约3米/秒,这正是大型风机的起动风速,如何在北京发电?现有风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3条。
1.风轮实度低,造成风能利用系数小
我国现有的各种大小风机风轮多数只有3片风叶,叶片细而长,其实度(叶片总面积与扫过的面积之比)仅约4%。与之可类比的直升机旋翼叶片的数量是随直升机的重量增大而增加。例如,4吨重的“直9”直升机是4片旋翼,直径为11.5米;56吨重的“米-26”是8片旋翼,直径是32米。直升机旋翼的实度约为8%,是风机风轮实度的2倍。旋翼是直升机的关键技术,各国投入巨资进行吹风等研发试验,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旋翼技术是风机风轮设计的可靠参照实例。和直升机旋翼相比,由于风机风轮的实度低,目前风力发电机的效率必然较低。
2.风轮风叶翼型是固定的,不能适应不同的风速
风力发电机风轮风叶的翼型一般按风速8米/秒设计的,在此条件下风能利用系数最高。由于风速大小是随机的,无论风速小于或大于8米/秒,风叶效率(升阻比)都会下降,这与直升机旋翼定速旋转完全不同。风轮叶片大部份时间都在非设计状态下工作,不但总体效率低,而且起动困难。
3.目前的风轮叶片无法靠增加宽度的办法提高实度
飞机机翼设计成大长、宽(展弦)比,才能获得较大的升阻比,并具有较高的效率。如果单纯增加叶片宽度,阻力会急剧增加,升阻比下降,现有风轮叶片无法靠增加宽度的办法增加实度提高风能利用系数。
当然,问题还有很多,现暂不列举。
二.技术改进方向
如上图,以笔者的发明专利《风力发电用自适应风轮》(专利号:2008 1 01015693.5)为例做一简单介绍。该风轮由3~4个叶片组成,叶片较宽,每个叶片由若干个羽片组成。其优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