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今天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暨中国知识产权高层论坛开幕致辞中介绍说,2010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39万件,居世界第二位,3000余家企业申请了1.2万件国际专利,比2009年增长了56%。
正如他所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近年迈上新台阶。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如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在其中的作用?在今天的论坛上,官员学者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加强专利分析 寻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口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分析认为,近几年跨国公司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利用“专利先行”实现“跑马圈地”,通过早期的专利布局赢得市场竞争的先机,以知识产权为名的商业阻击战将越来越激烈。我国一些产业表面繁荣的背后承受着“国际市场边缘化”的困境,“专利诉讼”“专利费用支出”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选好技术突破口。在他看来,技术的相互借鉴、交叉许可已成普遍规则,闭门造车式的自主创新很可能找不到头绪,或是落入别人挖好的陷阱。国家必须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努力发现技术突破口,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工作。
这一观点得到中国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阮军的认同。他说,作为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半导体照明领域的企业规模又偏小,因而亟须专业化机构开展持续的专利分析研究工作。
韩俊说,工信部将下大力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国内外专利申请人分布情况,重点跨国企业专利布局情况,专利的被引用状况,技术标准中的专利纳入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发掘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和做大做强的技术领域,从而指导企业结合自身技术基础、产业优势以及产业技术发展特点和国内外专利布局状况,加大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避开侵权风险较高的技术领域,合理开展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已有专利资源,指导企业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生成更好的专利技术,增加竞争中进行交叉许可的可能性。
系统化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