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来,我国风电业的繁荣景象引发了国外、海外等著名的风电公司、叶片制造公司、风电场论证机构、培训机构、测试机构、设计机构以及模具制造、机电配套企业等也纷纷登陆。进入天津地区的有全球著名叶片制造企业Vestas、Lm、Suzlon、Eulking、Nordex等及生产丙烯腈泡沫板的瑞士格瑞特公司。进入江苏太仓的有加拿大红枫模具公司、以生产风机叶片著称的美国TPI公司在太仓的泰鹏公司。早几年进入江苏昆山,以生产PVC泡沫结构板在全球风电行业著称的瑞典DIAB公司,及时赶上了中国风电市场的大好机遇。他们在推进风叶用PVC结构泡沫板同时,积极帮助风叶制造企业掌握兆瓦级叶片抽真空灌注新工艺,使企业在获得新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得到了实惠。目前,DIAB公司的PVC泡沫结构板在国内市场占有半壁江山。此外,频繁接触我国风电公司的国外设计公司有荷兰CTC和德国Aerodyn公司。
围绕着国内兆瓦级风机叶片的开发,国内的相关企业也大胆探索,积极参于,在叶片设计方面有沈阳大学风机研究所、保定华翼风电叶片研发公司等;在模具制造上,北京恒吉星复合材料开发中心率先在国内第一个接受兆瓦级模具制作任务,至今已为国内行业完成了七套环氧模具。这两年,兆瓦级叶片纷纷上马,对抽真空辅助用材料的需求量加大。过去,这些材料主要靠进口。浙江瑞洋高科复合材料公司早在数年前积极组织研发抽真空材料,并出口国外,在取到大量经验后,瑞洋公司大力投放国内市场,为企业解决急需,降低生产成本作出了努力。
四、抓住机遇,集成创新,迎接我国风电大规模开发时期
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场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国内可开发利用的陆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另外,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W。国内风能资源主要是三北地区和东南沿海,这是我国具备大规格发展风电的前提条件;据有关研究预测,我国风能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和第三位。对这一个风电业的“大蛋糕”,国内风电业必须走一条相互合作、集成创新之路。
从我们调查情况看,为适应即将到来的全球和全国风电形势,我们必须认识到也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机遇到来。当前叶片厂与主机厂“一窝峰”的暴增将是一大隐患,有些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叶片的能力和条件,特别反映在一些暴发的从农村乡镇转制出来的私营企业,对上风电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这些财主认为,他们有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听说一支叶片能赚大钱的“神话”,凭着“英雄气概”把风电热当炒股来盘算。这种公司不要说技术平台,技术人员也是风毛麟角。一些国外公司与这些企业接触后,竟想不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心中无数,却有如此大的胆气。有资料报告,80年代以来,全球因经营不善甚至“阵亡”的叶片厂近30家。我们应该想到,风电技术涵盖了多学科专业领域。在此以前,上海、江苏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过深入的调查后,感到这种技术领域和其企业本身的现有技术状况严重不对称后而自动退出。
第二个问题是叶片的设计,我国目前一些企业的制造技术主要靠购买国外的技术及生产许可证,但国外的技术是依据他们那里风场的工况来进行设计的。我国东南沿海风场区所面临的工况是多台风地区,所以照搬国外的设计,这些风电站要维持20年的运转期寿命就非常不容易。其次是叶片的成本及材料选择,国外的经验对1兆瓦以下的叶片其基体材料选用不饱和树脂,1兆瓦以上的国外大都采用环氧树脂。从目前国内兆瓦级叶片制造企业的情况看,环氧树脂全来自进口,且“奇货可居”,严重影响生产进程,但国内一些环氧树脂企业又缺少经验和应用数据。因此,一些风叶厂只得依赖进口树脂,采用环氧基的企业已面临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据国外资料报导,1.5兆瓦采用环氧基玻纤材料的单支叶片为5200kg,采用环氧乙烯基脂和不饱和树脂基为5800kg,两种材质相差600kg。国外兆瓦级叶片已开发20年,其增强材料仍然以玻璃纤维为主,而未采用碳纤维,考虑的是成本和市场。好的东西,市场不接受等于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