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16日,202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及展览会(CWP2020)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东方风力发电网记者采访了禾望电气风电产品线总监王琰先生。
东方风力发电网:变流器如何应对大基地平价时代,如何保证全生命周期的低成本?
王琰:为了实现习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大上提出的伟大目标,我们风电产业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过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风电想要从替代能源变成支撑能源,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降低度电成本,让风电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当前我们整个行业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通过规划风电大基地来降低风电建设成本,通过更大功率的机组降低设备的成本。变流器也在通过技术创新、系统创新、运维创新来贡献我们的力量。
1)技术创新的角度,我们推出了第三代模块化全功率变流器,旁边这台小机器就是一台完整的1.5MW全功率变流器,通过不同数量变流器的并联组合,最大可以覆盖到12MW,具备优越的功率扩展能力,可进行大规模单一生产,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适合陆上平价大基地项目的应用。另外,多台并联运行的时候,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其余的变流器依然能够继续运行,极大的降低了故障导致的发电量损失,这个对于提高我们风电场的运营水平至关重要。
2)系统创新的角度,虽然变流器属于风电机组的核心高端设备,但是成本占比并不高,所以除了技术创新之外,我们更多是要配合机组进行系统创新,通过系统创新来降低机组的成本。
比如我们的模块机,尺寸非常小,功率密度相对于上一代变流器提高了50%以上,在塔筒中的占地很小,这样一来,机组减小塔筒直径、降低塔筒成本就非常可行了。
再比如,我们除了690V系统的产品之外,在行业内我们也在积极的推动900V/1140V系统方案,通过适当的提高系统电压,减少电流,减少机组功率电缆的数量,这个对降低机组成本也是非常的有效。目前多家主机厂已经具备了对应的机组。
3)在运维创新上,我们开发了远程组网监控与智能在线运维系统,利用变流器的大数据组网监控,实现对风电机组的精细化监控和智能运维。进一步提升变流器及风电机组的运维效率,根据趋势预测进行提前维护与预防,防止故障扩大化,提前发现包括叶片不平衡、发电机短路等风机大部件故障。
东方风力发电网:未来大功率海上风电变流器的发展方向?
王琰:海上所蕴含的风能资源是巨大的,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海上风电是世界各海洋大国的能源政策。
欧美海上风电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风电设备的大型化、智能化水平较高,比如西门子最新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了14MW,GE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也到了12MW,而且都获得了不少的商业订单。
同样的在我国,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最终实现习总书记在今年联大上提出的“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艰巨的世纪目标,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在运行的最大单机功率已经达到了10MW,而且我相信未来单机功率还会持续加大,这是海上风电的一个特点。
由于机组单机功率大,一旦故障停机损就失大,风电机组的各个部件的设计都要加强,对部件的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风电变流器作为风电机组中关键的电力变换及并网设备,可靠性尤其重要。
禾望电气作为国内风电变流器龙头企业,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一直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变流器的技术创新和升级。针对海上风电应用的特殊要求推出了针对性的新产品——单机12MW中压海上风电专用变流器,就是我们旁边这台。采用IGCT压接型结构,短路不炸机,故障不蔓延,具备1.5倍的短时过载能力,能够大大提高变流器的可靠性。该系列变流器能够覆盖5MW~24MW的海上风电机组需求,为我们未来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案。目前可以说,我们禾望在IGCT中压产品开发和应用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在兴化湾一期的5MW中压机组上实现了国产品牌的首台应用,另外我国第一个10MW中压机组批量项目也即将启动,该机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